工程思维就是永远以资源有限、条件不足为前提,去实现现实世界的目标——老喻
1、真实地世界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从来不是一场闭卷考试,没有必要通过“单打独斗”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求助=别人帮得了+自己值得帮
2、别人帮得了
方法一:在时间和精力上可启动
方法二:在职责边界内可启动
方法三:在关系成都内可启动
在求助中有一个场景值得我们再思考一下,就是通过中间人去联系我们原本不认识的人,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很常见。在发起这类求助时,需要注意几个事项:
第一,不要同时找好几个中间人。
第二,要给中间人足够的信息量:要求助什么事情、原因是什么、已经准备好什么等等。
第三,别让中间人承担太多责任。
3、自己值得帮
方法一:先干为敬
第一,说明你的目标。
第二,展现你已经做出的努力。
第三,提出你真实的诉求。
方法二:真诚领情
学会感谢。怎样向帮助我们的人表示感谢才是合适的呢?我认为表示感谢最好当面沟通,可以结合对方的贡献程度升级。比如,从口头致谢到送一个小礼物,甚至到给对方发“表扬信”,让感谢的场景别具仪式感。
成为一个会感恩、会领情,主动传达善意的人。
被拒绝了怎么办
求助就像在沙堆里捡拾珍珠。通过发起求助,等待回应,我们就可以把那些值得深度交往,应该长期维护,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人识别出来,串联成我们的关系网。
上个台阶:为自己配备“救生员”
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救生员”,而且只向他们发起一类求助,就是借助他们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指点我们往后的几步棋该怎么走,或者告诉我们向谁求助最高效。
适合做“救生员”的人通常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你和对方的工作、生活有一定的交集,这样救生员才能理解你的处境。
2)在双方有交集的前提下,不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例如导师、学长都可能成为救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