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当你默念上海这两个字时,心里会泛起怎样的涟漪,我也不知道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它意味着什么。
我只知道,当我伸出手试图去触摸这个城市时,会有恍惚的错觉,我摸不到固定的温度,也看不见显目的颜色,它是色彩纷呈,画面斑驳的,一幕幕一场场,让人目眩。
就像很多人眼里的上海,或许代表着对繁华世界的向往,或许是对膨胀物欲的鄙夷,又或许是一种生之多艰的逃离。这里生出太多的梦想,欲望,颓唐,这里是上海。
我与这个城市的结缘是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我的父母在这座城市做着最辛苦的工作,住在垃圾场旁边的棚户区,每天不敢吃的太饱,时常进口的食物是馒头和白面,可能一年也逛不了几回街,以至于他们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五年,依然不了解这个城市的样子。
他们是沉在工厂的操作间里,却走在城市的边缘的那群人,一点一滴攒下来的钱全部汇到老家,以供养三个孩子衣食和教育。
我想上海对于我的父辈就是土地对于农人吧,可是最终他们也没能够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他们的位置,没能够用他们的辛勤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果实,或许对于上海来说,他们是失败者吧,因而难免会被打下卑微的烙印。
而我却因为他们工作的缘故,得以来到它的面前,目睹它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繁华,以及低矮阴暗的棚户区的破落,而今我依然可以再次看到这一切,以茫然的眼神注释,心头沉重,倒好奇起来那时候我小小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不过小时候的记忆大多已经模糊,反倒是后来从书本电视上接收的信息清晰地留了下来,却开始莫名地不喜欢这座城市,尽管它如此繁华,尽管它如此声名赫赫。
张爱玲写的上海,味道不在十里洋场里的纸醉金迷,而深在那些将日子过得兴兴轰轰的上海小市民。连动乱的年代在他们的一饮一食的打算中,仿佛变成了很遥远的存在,张爱玲深爱上海人的烟火气,她想在这里抓住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有一种让人心痛的悲壮。
王安忆也写过上海,《长恨歌》里淮海路上的美丽身影和金织笼一样的爱丽丝公寓曾经带给我们很多关于上海的想象,以至于连霞飞路上的灯光也奢华了起来。
上海的精髓在历史的变迁中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保存了下来,那无关乎物件,而是一种对生活近乎执着的信念。从来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像上海一样靠着怀旧和复古站在时代的新潮之上。
当然还有穆时英的狐步舞,有周璇的歌声,有很多很多美丽的面容和悲丽的故事。
只是不得不提那本《小时代》,更多的年轻人好像是因为这本书看到了一个朦朦胧胧的上海。不过郭敬明笔下的小时代是他理解和臆想中的上海,是珠光宝气,物欲纵横的样子,它让很多人萌发了对新世界的向往,也让很多人对这座城望而却步。
上海太多面了,它的斑驳陆离让我难以亲近,忽然想起有人曾说上海本来就不是一个来让人亲近的城市。说的也是。
一方面殖民历史带给它古老国度里最摩登的气息,你的耳边会响起老唱片里那些美丽的歌女悠扬娇媚的声音,她们轻声吟唱着独属于上海的味道,细腻婉转,又慵懒多情。
可另一方面,黄浦江畔耸立的现代建筑又在向你宣示着它时代弄潮儿的身份,蓝色天空下,那些高大的建筑让你不得不深深震撼于人类工业文明的力量,甚至黄浦江上吹来的风,都带上了时代的气息。
这是一个试验场,是各种人和文化碰撞的试管,这也是一个战场,是各种梦想与现实决斗的地方。
现在,离我第一次见到它,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带着各种对上海的解读,怀着难以言说的心绪,我再一次来到了它的面前。
这里依然是高楼林立,依然车水马龙人流不息,但是我却再不是二十年前那个需要父亲背着的小女孩了,我可以自己站在它的面前,看它的繁华绚丽却心内笃定。
我的父辈们走过很多路,怀着对未来会好些的期待,他们跋涉在生活的道路上,经历过很多的风吹雨打。可能在这个城市的法则里,他们是失败的,是卑微渺小的存在,但是于我而言,我的父辈是生活的勇士,他们用了很多力气将他们的孩子送到这个城市,不再是苟且地求生活,而是在这里自由地求知。
或许冥冥之中有某种力量的牵引吧,因为故事一直未曾完结,它需要有人来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