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呀,有公立学校,就是由国家开办的学校,这在咱们国家,占据绝大多数;也有私立学校,就是由私人出资开办的学校,数量不多,很多学费还挺贵。那中国古代的学校是什么样儿啊?也分私立和公立吗?
我们先说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鲁迅先生,大家都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他小时候读书的学校是三味书屋,老师是寿镜吾先生。
三味书屋是晚清时期的私立学校,或者按当时的说法,叫做私塾。一个村庄,或者十里八乡的几户人家,凑点儿钱,请个教书先生,来教自家的孩子读书,不需要官方审批,老师也不需要教师资格证,这就是当时私塾的典型特征。
鲁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周作人,都参加过科举考试,对,你没听错,他们俩都参加过1898年会稽县的县试,如果此后,他能一路通过府试和院试,鲁迅先生会成为秀才,就有了进府学或者县学读书的资格,这个府学和县学,才是当时的官学,也就是公立学校。
不过,先生考完县试没再往下考,直接去南京矿路学堂读书去了。
上面我简单提了提清代的私立和公立学校,那么中国古代其他时候,学校是什么情况呢?这就得从头说起了,在上古时期,按照孟子的说法: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就是夏朝把学校叫做校,商朝把学校叫做序,周朝把学校叫做庠。
不过,无论名字叫什么,这会儿的学校,主要是服务贵族的,国王、诸侯、卿大夫的子孙,才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在西周这样的等级社会中,上学也要按等级来。天子和诸侯的太子,8岁就可以入小学就读,公卿的世子,要10岁到13岁才可以;普通平民,可能15岁才能入学。小学持续7年,之后,贵族凭借身份就能入读大学,平民则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评和筛选,才有机会入读。
当然了,这个大学和我们现在说的大学是两码事儿,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礼乐、诗歌、射箭、驾车、书法、算数等。在国都里的小学和大学叫做国学;在都城外,郊野地区的学校,叫做乡学。无论是国学还是乡学,都是国家举办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公立学校。
这个时候,教育基本都是官学,没有私人什么事儿。大转变是因为一个人——孔子。
孔子有个称号叫做“万世先师”,他确实担得起这个名头。因为是他首先开始私人讲学。他有个做法叫“有教无类”,就是说,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你交点儿学费,孔子就收你做学生。实际上,孔子的学生里,确实有很多当时地位很低的人,比如冉雍出身低贱,闵子骞家境贫寒。
孔门弟子3000人,出了72位贤人,他讲学的地方叫杏坛,后来成了讲坛的代名词,可见孔子私人讲学的影响力有多大。这种私人讲学的风气一直延续下来,你看看,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他也有一大堆学生,这个,你只要读读《孟子》这本书就知道了,书里的很多内容,就是孟子和学生问答的记录。
官学在汉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还记得之前我们讲经学的时候说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了五经博士,就是给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经典,各自设立一个博士,每个博士带着一些学生,学习这些典籍,作为官员的候补队伍。
五经博士设立在哪儿呢?就设立在太学,太学成了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一开始只有几十个学生,后来扩展到几百人,最多的时候,有三万人同时就读。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年轻那会儿就在太学上过学,后来他手底下的不少大将,就是他在太学时候的同学。东汉洛阳的太学,教室讲堂长十丈,宽三丈,汉代的时候,一丈大概合约现在的两米多,所以你想象这教室得多大,可见学生数量之多。人数众多的太学生,成为当时政坛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东汉末年,太学生经常集体上书皇帝,为被冤枉的官员鸣不平。
汉代的私人讲学,或者叫私立学校也办得风生水起。当时有位经学大师叫做马融,他门下弟子数千人,另一位经学大师郑玄,年轻的时候去他那儿求学,连马融的面儿都见不着。
为什么?学生太多了呀,马融不可能一个一个的教,只有少数优秀的弟子才能登堂入室,由他亲自教导。其他弟子呢,马融只好让弟子当中,学问不错的,带着他们学习。郑玄刚开始就是跟着马融的弟子学习,整整三年之后,因为机缘巧合,才见到了马融的面,有了向他亲自讨教的机会。
到了隋朝,出现了国子监,此后直到清朝,它都是国家最高学府。国子国子,泛指贵族子弟,隋唐时期,有资格入读国子监的,大多是官僚贵族子弟,一般人可进不去。当时高丽、日本、渤海等周边各国,也会派遣很多留学生在国子监学习。
明清时期,国子监也会向平民开放机会。你比如在明朝,南京北京各有一个国子监,光南京的国子监,人数多的时候,就有九千多人。你要是依靠父祖辈功劳入读国子监,叫荫监;从秀才当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去国子监读书的,叫做贡监。《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考了一辈子举人都没考中,一直是个秀才,后来被破格选为贡生,如果他去国子监读书,就是贡监;你要是直接掏钱,买一个国子监读书资格的,叫做例监。这在清朝,非常普遍,导致国子监监生都贬值了。
国子监是官学系统,从唐代开始,私立学校也有新的发展,那就是书院。
书院是当时一些学者或者官员,自己创办的学校,邀请别的学者,甚至自己在里边儿讲学。宋代的书院尤其发达,数量有几百家,还出现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书院教育,比起官学,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学问也在这种自由辩论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比如宋代有著名的鹅湖之会,就是两派哲学家,在鹅湖寺,也叫鹅湖书院这个地方,展开辩论,一方是陆九渊兄弟,另一方是大学者朱熹,主持人是吕祖谦,双方辩论了三天,最终不欢而散,却成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一场辩论,您想啊,这要是在官方学校,大家思想都统一的,也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辩论了。
明代的书院教育也很发达,最有名的要数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本来是宋代人修建的,到了明朝末年,由顾宪成等人重修,他们在其中讲学,但是就像东林书院那幅对联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们除了讲论学问,还要批评朝政,议论时事,后来慢慢形成一个松散的官僚集团,就是著名的东林党,明朝末年,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那可是一段精彩又残酷的故事啊。
扯远了,说回到学校教育,明清两代中央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在地方上就是各种府学、县学、州学。我开头说鲁迅先生参加科举的时候提到,如果他考中了秀才,就有了入读府学县学的资格。秀才们在府学县学读书,每个月会领到一些补贴,然后继续学习科举要考的那些四书五经的内容,练习八股文写作,每隔一段时间,学政官就要来考试,考试通不过,会被剥夺秀才资格,甚至还要打板子。
府学县学的老师,一般称作教谕、训导,收入特别低,在明清两代的笑话书里,有很多嘲讽他们的段子。他们穷到什么地步呢,很少有机会吃肉,只有在每年春秋两季,祭祀孔子的时候,祭祀完了,作为贡品的猪肉羊肉,由他们来分配,才能吃点儿肉。一个笑话说:有个教官,去看大象,他在大象面前走来走去,走来走去,不愿意离开。旁边的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在想,要是祭祀孔子的猪和羊,能像这样又肥又大就好了。
当然,民间最流行的,还是私塾,除了三味书屋这种几户人家一起供养的,有些大户人家,自己直接找个老师来教书,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府,他们家就有自己的学校。雇佣的老师,一般都是科举考试没考中的人。蒲松龄一辈子只是个秀才,当不了官,那他靠什么维持生活呢?就是给别人当私塾老师。顺便插一句啊,明清两代,科举考中的难度很大,只有一小部分能考中进士、举人去做官,还有大量的底层秀才,乃至连秀才都没考中的读书人,他们很大部分,都去做了老师,另一部分去给官员当了幕僚。
总之啊,中国古代的学校,既有公立也有私立,公立的,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官学;私立的呢,则是学者、士大夫们开办的书院和普通老百姓就读的私塾。好了,关于古代学校这些事儿,我就和你聊到这里,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