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过绵绵词语的江南,簌簌的雨落在伞上,也落在石子路上,叮叮当当、滴滴答答,好似在说悄悄话,村庄在氤氲之中,惬意自在;你也曾你打伞走过国家博物馆,雨好像借着雨,从时光的缝隙来这走一着……雨中的七彩丹霞,可能和想象的不一样。
14号参观七彩丹霞,不知道是我总是与需要合适的天气才能欣赏到好风景相背驰,还是一起的同事自带雨水。我在夏天也爬华山,在山上瑟瑟发抖等待日出,最后只是看见一片霞光,像放了个哑炮;也在冬天的黄山,一边哈气成冰,一边瑟瑟发抖,也只是收获漫天霞光,却也没有看见云海。所以,需要看天气的风景,我不再侥幸。前一天、后一天都阳光明媚,甚至上午出门时都晴空万里。到了下午,车子越往丹霞,天越黑,最后竟滴了几点清泪。司机唉声叹气,我也想阻止他再说话,便一句听天由命结束聒噪。我心里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一路上,大开大合,合的是路旁的两排笔直的树,左右两旁广阔无垠,云层肥厚。四野茫茫,人立其间,应该是畅快无比。山是沉默的,原野只有风嬉闹,人,除了接受,不会有想要掌控一切的想法,做各种计划的狂妄便也没有了。随遇而安,像山一样默默按照四季做合适的事情,不怨,不怒,不贪,只是接受。
这里的山,像小沙丘,连绵起伏,像波浪线,细浪是绝对的写实。一座接一座,无缝衔接,你看见的这座山头就是这座山头,预计多长时间到达,便也是可以的,线路清晰呈现。不似南方的山,你坐在屋前看着那一座山头,想象自己如何爬上,花多久时间。直到眼前,你才知道你看见的山顶中间可能隔了几个乡镇,有很多不同地方的人在和你一起看着那座山头,就像看日落一样,是同一个。
近看这山丘,或圆润,或棱角分明,不像岩石那么坚硬,也绝对不像沙丘那么柔软,甚至不像土堆那样柔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给它一脚。每一面都不一样,像画家拿着美工刀细细雕刻,深刻又内敛。
丹霞的山,很多人醉心于它的七彩,像彩虹一样各种颜色互不打扰,连成一体,且相互间有渐变,缓缓融合,各自为色,却互不打扰。大自然这位艺术家,不知道怎么可以将方与圆完美融合在一起的。
看着漫天乌云,我想,下雨吧,下大一点,让我看看水是怎样从这样的山流下来,经年累月。那么硬的山,水会以怎样的方式留下来?是像流过水泥路一样吗?倾斜的那一面,像飞瀑一般?好像有无限可能。
无知者无畏。我,敢祈祷,天,也敢成全。前一天后一天都是晴空万里,我去丹霞的这一天下午,乌云密布,风呼呼地吹,雨也像娇羞的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扭扭捏捏地来了。
司机说第二站台和第四站台最漂亮。好的,记住了。下车,哇,真好看,前面是如彩虹般的七彩土地,我们想着第二站台和第四站台,爬上站台,好像风景差不多啊。一面呈粉、橙等颜色鲜亮,另一面,绵延起伏,更像国画。风挺大,雨也陆陆续续来了。拍了一会儿照片,伞动不动被掀翻,只能快步向车走去。司机说去下一站。原来刚才是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