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十一点下班,真心凄惨。。。
然后今天上班脑子晕晕乎乎的,就开始回忆最近在简书上看了哪些文章。
多么好的习惯啊,简叔要记得给我颁发奖章哦~~~
~
我对Emacs的使用,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我第一次听说Emacs的时候。
当时感觉居然有这么一种神器,而且居然还有Win版,就毫不犹豫地下载了。
然后折腾各种配置,下载各种各样的插件——无论我是否使用,看到有人说好,说神,封圣论贤的,都给弄下来。
各种Mode,能开的就开。各种自动化工具,能用的就用。
反正,你说什么好,我就用什么。
折腾了几个月,心里很开心。
然后有一次赚外快,做网页,我习惯性地打开了Dreamweaver,彻底忘了我有Emacs。
后来良心发现,打开Emacs写网页吧,五分钟后关闭打开了Dreamweaver。
因为,使用习惯彻底不同,大部分插件我用不到但都装着导致速度慢。
简单说,就是我发现它不适合我,或者我不适合它,于是和平分手。
第二阶段,是进了公司,在Linux下开发桌面版。
使用Emacs,打开EDE和GDB,心里非常安心。追Gnome,查NodeJS,调Webkit,都靠Emacs。
于是,当我回家,要给自己写网页后,我自然而然地就重新装上了Emacs。
这次和第一次不同,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了哪些插件真的好用,哪些插件不适合我。哪些插件能做什么事,哪些插件和我的使用习惯契合。
我不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去使用工具,而是明白了这工具真的适合我,所以才去使用工具。
-
很多时候,人都这样。
听闻一样东西很牛,不管适合不适合,用了/买了再说。
这很大程度上也谈不上是装逼,甚至都不算是跟风,只是一种单纯的对掌握工具的欲望。
《失败的逻辑》中提到,我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屡次发现,那就是人们热衷于保持“我掌握着局面”的心理状态,而不管事实是否如此。
我掌握着局面,或者营造出我掌握着局面的心理环境,这就能让人感到很安心,从而构筑一个完备的心理状态,以应付工作——无论其结果是走向成功还是走向死亡。
为了构造出这样的心理局面,人们不惜欺骗自己,麻痹自己,从自己意识深处让自己相信一些和事实完全无关的事情。
这是人之常情,虽是重症病状。
比较轻度一点的,就是去掌握各种工具——无论是否用得到。
不但工具,对知识也是如此——嘿,在意识的世界,知识也只是工具不是么?
我们求知成瘾,我们插件无数,我们翻着维特根斯坦,我们说着霍金与威腾,这些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理更坦然更舒心一点——我们让自己认为,自己正掌握着知识掌握着工具,我们正掌握着局面,我是我所作的事情和我自己人生的主人。
但事实是什么,和你想的基本半毛钱关系没有。
=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旅游,自诩去过很多很多地方。但和他们交谈起来,却发现对于旅游去的地方,除开攒动的人头,也就是一张张照片。
于是,我开玩笑说,下次你也别花那冤枉钱了,你把钱给我一半,我把你PS到照片了,这不就结了么?
就好比Emacs,安装了无数的牛逼插件,但使用者完全不习惯Emacs的话,这货也只不过是在给女友炫耀自己是程序员的时候的一个道具而已。
更好比你书架上的书,你手机上的罗辑,你豆瓣里的阅读,你多看了的电子书,以及,你D盘的苍井空。
它们虽然存在于你的世界,但和你基本无关。
你没有因为它们的出现而发生变化(消耗纸巾以及千亿生灵大屠杀不算),它们也没有因为被你发现而变得更有价值。
就好比第一阶段的我,装着牛逼的Emacs,但心里想的还是Dreamweaver。
我们掌握了工具,掌握了知识,但我们还是那个我,那个高中甚至初中毕业的我。
我们去过了各种地方,自诩眼界辽阔,但和人一谈起来,一口地道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腔就如那黑夜里的萤火虫屁股,将你深深地出卖了。
等什么时候能从第一阶段跳入第二阶段?那就是等什么时候工具在你眼里仅仅只是工具,而自己在用的时候能想到最适合的是什么工具的时候,这才进入了第二阶段。
因为那个时候,你已经放下了。
就好比我以前学做网页。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就一个白板。后来学了各种CSS和JS特效,于是页面上各种炫技,但内容空洞零散。直到后来才知道:哦,所有这些技巧都只是为了内容而服务的,为了让用户读者感觉舒服而使用的,这个时候所有技能都已经被放下,成了做事时水到渠成的本能。然后,啪,就到了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