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孩子又在我面前哭呢,我也没办法,就出来了……”滑滑给楼下的邻居诗诗倾诉着。
滑滑和诗诗的关系比普通的邻居更亲密一点,平时你来我往多一点。这次是滑滑家的女儿不想在原来的班级里上了,想转班,可是学校鉴于刚开学,怕学生们思想动荡,不允许转班级。滑滑知道诗诗是老师,想让诗诗帮忙找找关系,帮帮忙。
“我在外面,每次打电话都是哭,现在一个劲说不上了,她这个状态,我在外面也不安生。如果她想不开逃学了,和别的男生一起跑了,那时候哭天也没泪了。”滑滑说的声情并茂,让人也不禁为滑滑感到无奈。
诗诗劝说了一阵,但是滑滑还是坚持想求人转班。
诗诗并不认识她女儿所在学校的领导,但是又想帮滑滑的忙。诗诗忽然想到她以前同事的老公就是这个学校的大领导,如果她老公让转班就一定可以转。
犹豫了一会,诗诗拨通了她同事的电话。
“××姐,想求你办点事。”
“你说啥事看看我能办到吗?”对方寒暄了一会,切入正题。
诗诗给×姐说了原委 ,×姐并没有直接答应,但是承诺给她老公说说。
诗诗和滑滑商量带点礼物到×姐家去,这样更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两人趁火打铁,买了礼物,问了别人大概的地址,便驱车前往。
“×姐,我们到你小区门口了,咱们见个面吧……”诗诗再次拨通了电话。
“诗诗,我们没在家啊,那个事我已给我老公说过了,他说,现在有好几个孩子都想转班,如果开一个头,容易都乱了,再等等,稳定一段时间,如果到时还想转再说,你先把孩子信息发给我,我们现在在外面玩,还没有回去类,不用那么外气。”×姐说的入情入理。
“×姐,俺的这个妹妹,特别想见你,想当面给你说说话……”诗诗话里透出了想感谢×姐的话。
“办成再说,办成再说”×姐笑着在电话里说。
诗诗和滑滑又无奈回去了 ,礼物让滑滑带回来了家,滑滑出门做生意去了,滑滑家的孩子也暂时安定地在原班级上课。
过了一个月,诗诗再次接到滑滑的电话。“嫂子,给×姐再说说吧,孩子说今天有一个学生转班了,她还是想转。我知道现在没有干瓷脸的事,给×姐充500话费吧……”滑滑在电话那头言辞恳切。
诗诗无奈只好答应,诗诗并不想求人,她和×姐的关系仅限于同事。
到了晚上,诗诗硬着头皮给×姐拨通了电话,简单寒暄了几几句,把孩子的名字报给了×姐,诗诗还承诺过几天找×姐玩,意思就是想感谢×姐。
第二天,滑滑家的孩子转班了。滑滑没说,消息是和滑滑家孩子上一个班的诗诗家孩子说的。
诗诗给滑滑打电话,没打通。诗诗给滑滑发了信息,滑滑回了“知道了,嫂子,谢谢嫂子。”便没了下文。
现在好像只有诗诗在思考着这件事:该怎样给×姐感谢呢?怎样给滑滑说明呢?滑滑又找了别的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