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翠翠是一名留守儿童,和中国九百多万的留守儿童一样,记忆里父母的身影少之又少。从翠翠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有很多个“家”。大多数学校放假的时候,她是和外婆住在一起的,“翠翠”这个小名,也是外婆取的。后来翠翠在一本叫《边城》的书里看到,有个小女孩也叫翠翠。书里的翠翠住在一个边陲小城,和爷爷生活在一起,摆渡为生,这个翠翠住在山里头,和外婆一起卖菜,打零工。翠翠很同情书里的翠翠,书里的翠翠善良可爱,但是爷爷却不能陪着翠翠长大成人,翠翠怕外婆有一天也会抛下她,可是外婆说过,一定会永远陪着翠翠,外婆最疼翠翠。
翠翠的第一个家,是外婆在的地方。在赣南的丘壑里,这样的村庄多如繁星。一座座山隔开了喧嚣,隔不开亲人的血脉纽带。翠翠理应不该和外婆住在一起,但翠翠讨厌有爷爷的那个家,那个出门就是县城集市的家,不像家。翠翠的五个舅舅,和外婆一起,都住在这个小山村里。舅舅们的房子,分别在这个山村的不同地方,隔得近,又隔得远。外婆和翠翠住在外公留下来的土坯房里,很小很旧很温馨。舅舅们都很疼爱关心翠翠,是无声的,是可见的。
翠翠的第二个家,是姨妈的家。准确地说,是姨父的家。在这第二个家里,姨妈是翠翠最亲的人,所以翠翠喜欢叫成“姨妈家”。这个家在县城的中心,相比外婆家来说,生活很富足,但也有些无聊。亲戚们都羡慕姨妈嫁给了姨父,不愁吃不愁穿,过上了好日子。翠翠第三个家,就是那个有爷爷奶奶的家。因为上学的缘故,翠翠只好和爷奶住在一起。但在这个家,翠翠总是忧郁的表情,或者思念。
翠翠的童年记忆,就是发生在不同的家里的碎片回忆,断断续续,不成篇章,但在翠翠眼里,每一个片段都是珍珠,翠翠用日记本,把这些珍珠串成项链,留在童年里。
二
从爷奶家到外婆家的路很远,是一条在山间开辟出来的水泥路。一路上稀稀落落有几户人家,以及山腰上成群的坟墓,在翠翠的记忆里,这条路就像迪伦要去往天堂的荒原,阴森恐怖,陪翠翠的摆渡人“崔斯坦”往往是外婆。外婆和翠翠走在“荒原”上,有时候是外婆一个人走,外婆很少坐车,经常有同村的人停下来让外婆搭个顺风车,外婆总是拒绝。妈妈告诉翠翠,那是外婆的为人处世之道,外婆不欠人情。
外婆的厨房,还有小鸡们的家,和外婆的卧室是分开的,碰到下雨天的时候,来来往往变得很不方便。黄泥路,又脏又滑,外婆让翠翠撑着伞,抱着翠翠渡过这小段黄泥路。外婆的卧室很干净,而且冬暖夏凉,翠翠和外婆就在这件小屋子里睡觉,聊天。夏夜,躺在床上,天花板用三色条纹袋子兜着,这种袋子和翠翠妈妈装行李的袋子一模一样,关了灯之后,条纹袋子和天花板夹层里老鼠就开始跳舞了。翠翠不知道老鼠在这里住了多久,从翠翠有记忆开始,老鼠就每晚跳舞,房顶的细沙也掉在袋子上,成了小老鼠们跳舞的鼓点。
翠翠觉得,外婆的手艺是世界上最棒的!外婆炒的菜下饭,翠翠可以吃三碗,做的零嘴也是一等一的好吃。油炸的茄包肉、晒的李子干桃子干都是翠翠最爱吃的,除了这些,外婆的衣橱里还有好多好吃的,都是外婆藏着留着下次给翠翠吃的。不过翠翠有时候隔两三个月才能回外婆家住,外婆家又没有冰箱,这些好吃的常常过期变质或者蚂蚁老鼠们先享用了。外婆很少给翠翠讲过去的故事,甚至从来没有提起过外公。在翠翠未满三岁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除了灵台上外公模糊黑白的照片,外婆家几乎找不到外公的痕迹。翠翠想让外婆讲过去的故事,但又怕外婆伤心,翠翠不做让外婆伤心的事。
翠翠有七个表哥,六个表姐,暑假我们常聚在外婆家,白天到处剥莲子挣钱,晚上一起睡在平房的天台上聊天。铺两张凉席在天台上,拼一起凑成一张大床,翠翠和哥哥姐姐们就横着躺在大床上,周围点几盘蚊香。山村的夏夜很热闹,草丛的蟋蟀唱着一天将要结束的安眠曲,旁边的池塘有鱼儿翻起又跃入水中的涟漪声,耳旁是哥哥姐姐们嬉笑的声音,夹着远方来的清凉的风,拂去燥热,催你进入梦乡,天上的繁星会掉下来,一颗一颗掉进人们的梦里,做指引。
三
翠翠上学路上,有一个岔路口,直走是学校,右拐向前走,就能到姨妈家。
在十二岁生日以前,翠翠不会骑自行车,从爷奶家到姨妈家的一路上,就是人家越来越多、楼越来越高、灯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的一路上。姨父家底殷实,很早就给姨妈买了电动车,有了车之后,姨妈常来爷奶家看望翠翠,有时候会直接带翠翠去姨妈家——翠翠的第二个家,小住一阵。
翠翠喜欢姨妈,也喜欢去姨妈家。有时候走得急,没带换洗衣服,姨妈就会给翠翠买新的裙子和睡衣。吃完晚饭,翠翠就会争着洗碗,妈妈在电话里和翠翠说过,姨妈最讨厌洗碗,翠翠要记得帮姨妈分担。洗完碗,姨妈会抱抱翠翠,在哥哥姐姐面前夸翠翠勤劳能干,然后拉着翠翠的手,向霓虹灯最亮的地方走去。回来时,是穿着新裙子的翠翠,手里提着带给哥哥姐姐的冷饮。
大家都说,姨妈是翠翠外婆所有孩子里生活得最幸福的一个。有一次过年,姨妈家请客吃饭,翠翠照例洗好碗。姨妈悄悄地把翠翠拉到门外的巷子口,弯下腰,东张西望,从口袋里拿出什么东西,小声地说了几句被风吹走的话,边说边把东西塞进翠翠的口袋,然后直起腰,吁了一口气,微笑着拉着翠翠进屋里去了。在厕所里,翠翠把口袋里的东西拿出来,展开,是一张五十的钱,光溜溜的五十,没有红包包着但却很新,几乎没有什么折痕。翠翠不知道,姨妈那么神秘地给红包,是偷偷不让姨父知道,一天前,他们还为此大吵了一架。
翠翠喜欢姨妈,但不喜欢姨父。姨父和“冬瓜舅舅”一样,整天板着一张脸,还总是拿翠翠的鼻炎开玩笑,笑起来的样子让翠翠觉得狰狞。翠翠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说姨妈嫁对了人,她一点都不觉得姨父哪好。
四
其实,翠翠还有一个特别的家。
关于爸爸妈妈,翠翠的记忆就是电话里的一串数字,一串把翠翠带到爸爸妈妈身边的奇妙数字。虽然从记事起,翠翠已经习惯了没有爸妈陪在身边的日子,但翠翠还是期待爸爸妈妈能够回来,她存了一日记本的话想和爸爸妈妈分享。
爸爸妈妈一般会在年前回家,但也有忙到过年也不回家的时候。在不是过年的普通日子里,有时候翠翠会受到爸爸妈妈的神秘礼物。国庆托人带回来一箱牛奶,清明托人带回来一条小裙子,或者一套芭比娃娃,一只泰迪熊,这些惊喜告诉翠翠,爸爸妈妈是爱翠翠的,爸爸妈妈没有抛弃翠翠。等到过年,爸爸妈妈真的回来的时候,总是大包小包的,翠翠就看着爸爸把一个又一个的包拆开,寻找着自己的礼物。爸爸会抱起翠翠在空中转圈圈,拉着翠翠的小手去村口小卖部买烟花,妈妈会给翠翠做肉丸,芋泥丸子,还有松圆。翠翠喜欢有爸爸妈妈的生活,有爸爸妈妈的地方才是翠翠真正的家。
元宵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意味着爸爸妈妈又要走了。翠翠讨厌说再见,离开外婆家、离开姨妈家,翠翠心里总是很难受,爸爸妈妈走了之后,翠翠的生活又像以前一样了,盼望父母回来,再看着父母离去。“没关系,我还有家”翠翠只能安慰自己。她知道,爸爸妈妈也很难受,爸爸妈妈也不想和翠翠分开,但是他们要努力挣钱,给翠翠买好多的裙子和泰迪熊,翠翠也要努力,让爸爸妈妈骄傲!
五
翠翠在一天天长大,幸运的是,外婆还健在,翠翠的家也还在。哥哥姐姐有些去外地上学了,有些外出打工了,翠翠也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很少去外婆家住,也很少去姨妈家玩了,在学校里,翠翠认识了一群好朋友,她们有相似的经历,她们惺惺相惜……
翠翠对过去的记忆不多,但她感谢她的家,在没有父母的日子里给了翠翠生命里该有的温暖与爱。翠翠和书里的翠翠一样,善良勇敢,自由烂漫,这些家给翠翠的美好,让翠翠有了弥足珍贵的记忆,有了勇气去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天上的星星很亮,翠翠穿过荒原,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