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7月份的通胀报告引发了所有人对价格失控和经济过热的担忧,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大部分通胀的飙升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住房,汽油和二手车,其次是饮食等其他方面。
2021年7月,美国的二手车和汽车燃料都比去年同期贵42%,这个数字极为夸张,引发了普通民众的恐慌,然而,住房成本却仅仅上涨了3%,这是因为住房对所有人非常重要,美政府经济学家为了遏制恐慌情绪,在计算总体通胀时对住房通胀进行了加权处理,实际上可以肯定,住房成本相对去年肯定涨价不少。
可以说,美国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全面通胀,重新点燃了美国对20世纪70年代的恐慌。
1970年到1982年,美国深陷“滞胀”,在失业率猛增和生产下降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涨,成为了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所以曾经经历过这些的参议员格拉斯利就讲到,目前美国遇到的经济危机让她想起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滞涨。这无疑是对美国经济火上浇油,所以经济学家纷纷出来灭火,缓解市场的焦虑情绪。
美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美国由住房的交通驱动的价格飙升,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的滞涨完全不是一回事,70年代的通货膨胀是由能源危机驱动,石油产量的锐减提高了燃油价格和当时美国的通货膨胀,价格上涨广泛地蔓延到整个70年代,食品、住房、交通和医疗保健的通胀率都超过5%。而今天的通胀率,在这些类别中,只有交通工具的通胀率超过了5%。
而且美国的经济专家表示,美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由被压抑的需求和供应链受困共同驱动的,这两者都因为新冠疫情而加剧。
在新冠疫情下,储蓄率上升和发放现金的鼓动下,消费者渴望在商品和服务上花钱。与此同时,某些行业在提高产量方面进展缓慢,因此有限的商品供应导致了价格上涨。
不可否认的是,美经济学家这一套逻辑确实存在合理之处,但是完全不提美国政府超级大放水也是导致此次美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更何况美国参议院刚刚通过了1万亿的基建法案和3.5万亿的预算决议,如果得到众议院通过拜登签署之后,美国货币的大水漫灌程度会再次加剧。
可是这些美国精英们选择无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部前高级经济学家马歇尔·莱因斯多夫就说:“有许多人的收入并没有真正下降,因为疫情导致他们不能像往常一样正常消费,随着疫情的缓解,通货膨胀率会得到下降”
同时他还援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的美国,当时美国的社会需求迅速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二战结束后,美国人的需求得到释放,外出购买了大量的奢侈品、食物和汽车,旺盛的需求超过了市场的供应量,导致通货膨胀在一年内从4%飙升至20%以上,到1948年,随着供应商恢复到正常的生产水平,通货膨胀率下降。美专家认为此次通货膨胀会和美国二战后通货膨胀一致,时间都会持续较短,认为价格上涨不会持续太久。
对于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