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四
蒲松龄的《狼》真是经典,狼跟人,人惧狼,狼诱人,人杀狼。结论:狼想跟人斗,没门。
在我以为教学任务完成时,潘同学问:“老师,屠户是干什么的?”我笑笑:“大家告诉他答案。”没人理我,我问:“你们也不知道?”“嗯嗯嗯……”异口同声啊!
我的天老爷,代沟深深深几许呀!
如果我是一个让学生惧怕的老师,也许就不会被问这样的问题。问题是,我根本没有想到这还是一个问题。
好吧,我把自己绕晕过去了。
我问:“见过卖肉的没有?”
“见过呀,菜街上。”“超市里也有。”
又问:“见过杀猪宰牛的场景没有?”
只有几个人见过。
“大家习惯把杀猪宰牛卖肉的人叫屠户。”
一片恍然大悟声还夹杂着笑声:“额,平时都是叫卖菜卖肉的。”
我也是醉了:“大家注意是杀猪宰牛加卖肉的。”
“啊?那多吓人!怪不得两只狼跟着还不怕。”
“是啊,要是我早吓屎了。”
“我明白了,他为什么对狼性比较了解,因为他总是跟动物打交道。”
“天天杀猪才敢对狼动手,要是你我,肯定不敢。”
“我爸妈也不敢呀,老师也不敢。”
“就是就是,他几刀就把狼杀了,原来是个有技术的人。”
……
这意外的收获,我赶紧把蒲松龄的另两则《狼》的主要内容讲了出来。
这下得出的结论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前提是得有本事斗争。
《童年的秘密》的核心观念是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本能:所有的新生儿都有一个预定的心理机能,就像蜜蜂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去成长。婴儿虽然没有蜜蜂的存活能力那么强,但是也有自己去成长的生存本能。他们通过自己的方法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这个世界。
可怕的是现在我们大人太能干了,打着关爱的名义,使孩子们失去了很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更可怕的是,家长不知道孩子成长生存本能有个有效期,错过就不可能回来。
现在有点明白你怎么提醒孩子他也忘了系鞋带,怎么诉说生活不容易他都无动于衷吧?
今天被问“屠户是干什么的”,明天会不会被问“骨头比肉好吃,狼为什么还要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