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眠时间不要晚于11点。
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经验:早点睡还能睡着,熬夜晚睡之后反而容易失眠。日常要细致体会自己什么时候感觉疲劳,在第一个疲劳信号出现的时候及时休息,而不是反复忽略疲劳信号,就不容易发生失眠。
2、晚餐早点吃,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适当减油减盐,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也减轻身体的兴奋程度。
人们也会有这样的经验,晚上如果吃饭太晚,或者吃很多夜宵,会让睡眠质量下降。对于一些胃酸过多的人士,夜里吃东西还会带来胃酸返流,伤害食道,也影响睡眠。
3、对睡眠不好的人来说,下午4点之后,不要喝浓茶和咖啡。
咖啡和茶只能让人一时精神兴奋,忽略疲劳困倦,却无法解决身体需要休息的问题,反而打乱睡眠节奏。
4、不要依赖酒精来助眠。
酒精虽然有利于入睡速度,却会降低睡眠质量,容易夜醒。只要看看古人有多少“今宵酒醒何处”之类的诗词,就知道喝酒对睡眠质量没什么好处。
5、反思是否有钙、镁元素不足的情况,如果膳食摄入长期不足,可以考虑每天补充400毫克的钙片。
可以这么说,未必所有的失眠都能用补钙和补镁的方式来解决,但缺乏钙和镁的确可能导致人们睡眠出现问题,包括睡前大脑过度兴奋而入睡困难,以及半夜去卫生间之后难以再次入睡等。国外有研究,在补充褪黑激素的同时增加钙,对部分失眠者有明显效果。
6、补充B族维生素,多吃杂粮和蔬果。
好几种B族维生素不足的时候都有失眠这种情况,特别是维生素B6。多吃杂粮对供应B族维生素,部分蔬果也有帮助。不行就服用复合B族维生素药片,100片不到3元钱,价廉物美,非常安全。进餐时加一片,必要时9点再加1片用水送服即可。补充之后多余的维生素会从尿里排出,尿液颜色会是明亮的黄色(维生素B2的颜色),对此不必惊恐。
此外,还有很多饮食以外的治理失眠配套措施,实施起来并不难,也不会带来任何风险,也不妨认真操作:
7、每天做至少半小时运动。
运动能减轻精神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也能让大脑得到放松。人们都有体验,出门旅游爬山走路几个小时之后,肌肉极为疲劳,但一躺下就会睡着。体力活动者很少失眠,而脑力劳动者失眠比例要大得多,就是这样的原因。
8、不要在睡前半小时和家人讨论有争议的问题,不要高声说话,保持情绪的宁静。
如果可能的话,多向家人表示爱意,拥抱亲吻他们,说些温暖的话语。能让自己的情绪增加安全感,减少各种担心和焦虑,温柔美好的心情是有利于睡眠的。
9、把次日要做的工作全部写在纸上放进包里,出门要带的东西提前放在手包旁边,让自己安心入眠,不会因为怕忘记什么而情绪紧张。
很多人在入睡前会想着明天要做的事情,害怕忘记,会造成焦虑,影响睡眠。不妨在在床头柜上放上便笺和笔,如果睡前临时想起来什么重要的事情,马上爬起来把它写在纸上,然后就能放心入睡。
10、次日要穿的衣服都搭配好,提前取出来挂在外面。
如果次日有个重要场合,女性都会纠结到底要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饰品、丝巾和包包。在躺下之后反复琢磨这种事情,也会影响睡眠。不如提前一天晚上做好决定,第二天绝不改变,就能省掉很多无谓的纠结。
11、睡前一小时不看电脑、手机和iPad。
研究表明,这些近距离直接射入瞳孔的强光,最有可能兴奋大脑,扰乱褪黑激素的分泌,比电灯更容易引起失眠问题。如果有可能的话,卧室里尽量不要放电器
12、创造尽可能黑暗的环境。
卧室的灯光要尽量暗一点柔一点,营造慵懒的氛围。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窗帘拉严,窗帘要有遮光层,天亮了都不知道才好。不要开夜灯,就连卧室里各种电器的指示灯也要尽量用黑胶布贴严,不要让那些红色蓝色的光点闪烁。研究证明即便是较暗的夜灯也会干扰睡眠质量。
13、睡前如果渴了可以少喝点水润嗓子,但不要喝大量的水,避免起夜干扰睡眠。
14、夜里醒来去卫生间时,如果是在家里睡觉,熟悉去卫生间的路线,就尽量不要开灯,避免干扰再次入睡。
15、晚上睡前用温热的水泡泡脚,按摩身体,听听轻柔的音乐,做做瑜伽动作,尽量放松大脑。
16、如果躺着实在难以入睡,不要数羊,不如先做腹式呼吸,让呼吸和心跳的速度逐渐放慢,然后做分段放松术,从大脚趾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就像瑜伽师的指示,默念“放松你的大脚趾……放松你的所有脚趾……放松你的脚背……”。这个放松方法对很多人都非常有效。
编者按: 很多人有睡眠质量不高的问题,范志红教授道出了一个秘密,那就是,我们是不是曾经忽略过身体发出的“请求休息”的信号?一旦错过这些身体请求休息的时间 段,就会像“饿过劲儿”一般,身体无法再次达到最佳的修复状态,反复之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想要和“亚健康”说拜拜,就要学着倾听身体的节奏和声 音,学着了解自己。要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从检查自己的睡眠时间开始。
一位临近更年期的女领导说,因为工作繁忙,她经常会在晚上从家中奔出,去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除了工作之外,还要看书学习。过大的精神压力,太紧张的日程安排,使她长期以来睡眠质量不好。不仅入睡困难,而且夜里很容易醒来。
我 问她,有没有感受到八九点钟时有一点疲惫?只有几分钟,甚至是一两分钟。不理它,马上就会过去。她说:八点多种的确有啊。但是,事情那么多,哪能那么早休 息呢?我又问:到了十点多钟,是不是还有一次略微困倦的体验,也只有几分钟,最多十来分钟?她说:没错,还真有。但是我还有书没有看,还要练画画呢!今日 事今事毕,不能拖到明天啊!
对啦,你忽略掉两次身体对你的提醒,也就是请求你赶紧休息的信号。如果在第一次提醒时休息,你根本不会失眠,一定能睡得很好,第二天醒来会感觉格外精神抖擞。因为你弥补了以前的睡眠不足,身体会因此得到修复的机会。如此修复一段时间之后,你晚上八点钟就不会再感觉困倦了,这说明你的精力增长了,一直可以维持到10点钟。
如果在第二次提醒时休息,你也不至于长时间失眠,第二天精神状态会保持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至少你今天没有额外透支自己的精力,没有让身体变得更差。
如 果你忽略两次提醒,等你觉得“该睡”的钟点再躺在床上时,恐怕就只有失眠的结局了。因为你继续勉强支撑着透支自己,引起身体的机能紊乱,所以你的身体因此 变得更差。第二天早上起来,你觉得没有睡足,脸色暗淡,精神不振,效率低下。然后到了晚上,因为工作没有做完,你却更加觉得时间紧张,更加舍不得睡觉,由 此进入恶性循环……
听了我的分析之后,女领导恍然大悟。她说:原来我的身体就是这样垮掉的。我经常想,为什么别人不得癌症,而我却得这个病?看来,是我不善养生,总是忽略身体的请求。
这 样的故事,不论男女,我听过很多。每次我劝他们在身体请求的时间里休息,得到的答复大多是:不可能那么早休息啊,我还有那么多事情没有做呢!还有人会给我 打电话请示工作或者商量事情呢!于是我就无语了。其实我自己,又何尝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呢?只不过我心里更明白自己的错误而已。
就我个人 的体验,晚上10点半左右,会有一次轻微的疲劳感,只有一两分钟的疲劳感,不注意的话会被忽略。这时我知道,是身体告诉我,今天的工作应当结束了,再晚就 要透支精力了。到11点左右,身体会有第二次提醒,像过电一样有轻微的头晕,并体会到困倦,很想闭上眼睛。这种感觉比较明显,不会被忽略。我知道,这是催 我赶紧入睡,否则第二天状态会很差。有了这种感觉之后,一定不能让自己再兴奋和紧张,不要思考事情,也要避免强烈的灯光和声响,要赶紧睡下,否则就会影响 睡眠质量。只要我到11点之后才躺下,入睡时间就明显延长;如果睡得再晚些,甚至可能失眠,至少是睡眠质量明显下降。而如果能够在10点到10点半之间休 息,就会非常快地入睡,而且夜里睡眠质量很好,早上起来头脑特别清醒。只是非常遗憾,由于事务繁杂,我经常是在10点50分左右才躺在床上,明显不及早入 睡的时候睡眠质量那么好。
一旦睡眠质量提高,就能节约睡觉时间。昏昏沉沉地睡9小时,不如高效率地睡8小时。一段时间睡眠质量好,能够“积累”精力和体能,即便偶尔熬夜,也不会感觉太痛苦。如果每天都晚睡,身体长期透支,那么只要有一天睡不好,次日就会感觉特别痛苦。同样的工作压力,对睡眠充足精神饱满活力十足的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对那些长期失眠体能低落情绪沮丧的人,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这种悲催的生活日日持续,怎么可能产生出精神上的正能量呢?又怎么可能获得事业的长期发展呢?特别是遇到各种身心打击之后,罹患抑郁症的机会也更高一些。
(责任编辑:胡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