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纬三十度上,有个山城叫恩施,这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的乡亲们,一年四季离不了的一款食物是:土家腊肉,这可不同于“小鲜肉”“老腊肉”之类的调侃,而是乡亲们的荤食口粮。世代相传,多样烹制,近了不会嫌腻,远了一定会想念。
在老家,每到寒冬腊月,大家伙儿最开心的一件事情便是杀年猪,这不仅是一家人的脸面,因为代表着过去一年家庭收支的盈余;这还是一家人未来一年的荤腥口粮,孩子大人的生活质量,接人待物的体面,都在这年猪的份量里。还记得小时候,最害怕是杀猪佬,看着他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配合着他们偶尔凶小孩儿的恶作剧,真心让人发怵。但其实,杀猪佬是一门儿技术活,“庖丁解牛”式的分解猪肉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按照猪的身体结构,肥瘦搭配,长短均匀,送人情的部分得丰俭由人,刀刀得在点儿上,刀刀得有内容。
年猪肉除了第一餐可以尽情的大快朵颐,以后的日子都在主妇厨娘的掌控中,只有精打细算,才可以保障一家人常年不断的油水,才能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情谊。热气腾腾的新鲜的猪肉,一般会在冷却前就抹上食用盐,搁置一天左右,然后一条条的悬挂起来,下面就是柴火堆啦。熏腊肉的柴火,不可用一哄而尽的枯枝烂叶,因为肉肉们会水份没有蒸发反而表面快速出油;也不可用烟尘滚滚的烟杆,会让肉肉们烟尘味儿太重且表皮黑黑的不好清洗,烹制出来色泽不好;还记得我妈妈最喜欢用的是木质紧一些的树桩疙瘩或者实木柴火,她说这样子的火硬烟少,肉肉干得快而且熏好后色泽是黄亮的。通常天天烧火熏肉的话,半个月左右,腊肉就达到了收藏的标准,有火钳敲一敲是嘣嘣的声音,而且比初挂的时候轻了近四分之一呢。
以上便是完成了原材料的准备啦。至于腊肉的烹制,视搭配的辅料不同,视肉肉的名称不同(不同部位的猪肉名称不同),做法不同。比如,猪头肉,一般在除夕时候整个煮来,然后踢掉骨头,猪耳朵猪舌头凉拌居多,猪拱嘴儿肥猪头肉炒着吃,核桃肉则是在煮熟后直接给孩子们打牙祭啦;猪蹄子,则是逢年过节或者招待重要客人的首选,被认为是最好的肉肉,一般都是炖着吃;排骨,大骨等等招待客人炖锅子吃为主;五花肉炒着吃,肥肉熬油吃……总之,猪全身都是宝,都有主流的烹制方法。
如下则是必须的几步流程:
1.选好料:根据你菜式的计划选择合适的部分,按照我妈妈的话,选好一刀肉,份量够一餐即可;
2.烧腊肉:明火,大火苗,对着腊肉皮烧,把残留的猪毛烧掉,把猪皮烧半熟;
3.洗腊肉:烟熏的腊肉最大的麻烦就是清洗了,烧过之后黑色的粉尘和油腻以及熏制时候的烟尘,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去处理;清洗完毕的腊肉皮,通常都是黄灿灿的,不同于新鲜肉的惨白,尤其煮熟之后的口感,就是流淌的胶原蛋白,我想没有女孩子会抗拒的吧……
4.烹制腊肉:至于腊肉如何改刀,完全取决于你的菜式,一整块儿直接下锅煮适合于后续切片儿炒着吃的菜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腊肉的香气口感;剁成小坨方块儿再下锅煮,适合于炖着吃锅子;直接生肉切成小小的,适合做饺子馅儿或者生煎……
5.辅料搭配:腊肉可以说是白搭,在家乡很经典的翻炒搭配比如渣广椒,干椿芽儿,阴豆豉,蒜苔,萝卜干等等;炖着吃的搭配比如干笋,土豆,胡萝卜,黄花菜,白菜等等。
说了这么多,回味了这么久,口水咽了几百回,都不如汇成这句话:请君到我家乡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听土家山歌看土家风景赏土家人文,湖北恩施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