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来的这本书叫《写作脑科学》作者:杨滢。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前顾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认知成像科研教授,学而思培优前脑科学家,TED演讲嘉宾,阿里云栖大会演讲嘉宾。
这次就从宏观写作方面讲讲对这本书的理解,文章结尾有书本完整的思维导图。
宏观写作
起——开头如何吸引人
1.描述危险场景
你是否有过,每次电影或者故事到了危险的关头就格外的关注和认真。
作者可以通过写作描述危险的场景让读者也被代入进去,就好像自己身处在那个危险之中。
作者讲到
由于我们人脑充满了镜像神经元,所以不仅自己遇到危险它会被激活,看到或者读到别人遇到危险,我们也会高度紧张和专注。
2.描述出人意料的事情
很多网上的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他们写的标题都是,清华大学生在送外卖,50岁的老人跟20岁的姑娘结婚了等等等等。这些出人意料的话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让他深陷进去。
新闻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所以说要学会描述出出人意料的事情,能更受读者欢迎。
承——如何保持读者的注意力
1.故事主角和读者有共同的经历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比如说主角一开始是一个普通的底层劳动者,他在努力变的更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次失败,也有过崩溃的瞬间,,这些经历很多普通人都经历过,很容易让读者喜欢上主角并继续读这个文章。
2.主角有读者所向往的品质
有很多主角通过每日每夜的努力,会成为一名成功得自律人士。这是很多普通人所向往的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品质,读者会向往这样的生活就会有继续读下去的冲动。
3.主角需要可爱,也要有些弱点
很少有人喜欢坏人,大部分人都是喜欢可爱可亲的角色,读者还喜欢接近真实的角色,有血有肉有感情也有自己的缺点的那种。比如在一个故事中男主有点弱被别人欺负了时读者会替他说话,会可怜他,这也是抓住读者的心的一种好方法。
转——期待本身比结果更重要
小时候看电影或者读故事,每次主角会留在那里,到紧要关头才会逃离出来。让我为他担惊受怕,有时候甚至起身就说:快跑啊傻瓜,再不走就完蛋啦!今天才知道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名叫“定时诈弹”。作者会在文中会留下!“定时诈弹”,来让读者有一个紧张和不分散注意力过程。
合——大脑喜欢曲折充满斗争的故事
我们的大脑喜欢矛盾,斗争,战胜困难的故事。
我们要给主角一个矛盾,比如主角高考落榜自己想复读可是家里人不支持他,这就是一种矛盾。主角跟家里人争吵面对身边人的不理解这是斗争,结尾他的行动感动家人,成功复读上岸,这是战胜困难。这样的故事大脑是蛮喜欢的。
总结:有“定时诈弹”有“斗争”,有了“大彻大悟”以及“解决方案”的故事会让读者觉得非常过瘾。
下面我就把书中写出精彩故事的公式送给大家:
起(用危险或出人意料的开始抓住读者眼球) + 承(引起读者的感同身受) + 转(用“定时诈弹”来炸出期待)+ 合(重重困难和斗争与主角的大彻大悟) = 精彩的故事。
记住起承转合四个字,走南闯北都不怕。
在这里说明一下也有很多其它的写作方式但是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公式之一,可以帮助你写出扣人心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