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着没事在整理出行的照片时,无意间看到一张满是云的图片,不记得这是何时摄下的影像,可是却想起每次远行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因为我喜欢眼前那一片开阔的视野。远际,笔直的公路由大变小,直至交接到云端。
此时,会不经意地想起徐志摩的那首《云游》: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如果你心中无意,这似乎一样的白云,是掀不起你心中波澜的。可是如果你细心观察,却会发现,这白云看似普通,却悠闲,清淡。一小块薄云,轻轻地,缓缓地在蓝天中漂移,轻柔如山山野棉絮,飘逸如风中细柳,洁白如绵羊咩咩。别看它薄而透明,它似乎蕴情含笑,温柔似水;也别看它质朴无华,连绵的白云却给人以山的稳重,林的幽深,那厚厚的云彩后面你能看到饱含着沧桑和哀怨。
云的悠闲自在和牵意寓情一直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 轻轻地一句诗,就道出了云的似空不空,若有若无的灵性。“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朝诗人张养浩更用一个云的绝句描出了山的活生,云的悠然。唐朝李邕“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 道出了离愁的痛苦,而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这巧,这恨,怎一个情字了得,让人情怀意乱,痴迷断肠。
云是如此的渺茫和神秘,幻化着朦胧的色彩,让人情不自禁地迷恋和向往。常常幻想自己的眼睛能变成显微镜去细微地查看云的构造,去探索云分子中悠然自得的基因,去诠释徐志摩挥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的眷恋;也常幻想自己的眼睛能变放大镜,去究察是否真像诗人们所称的云是千年情感泪滴的凝聚,去推测想象古代的娥英在映云的水边落泪的凄戚……举头仰望着那漂浮静谧的云朵,凝思。灵魂一缕顿时在悄然中烟化,升向空中。或许是想变成一把剪刀去裁剪春天彩霞的美丽,也或许是想拉起云艄的风帆去觅渡秋色下浩瀚的银河。
常说潮水有信,日复一日履约着不变的誓言,而我却认为云不论潮水的涨还是退,始终挂在苍茫的天空,更具有柏拉图式的永恒。如果有来生,我真想化作一座高山,常年陪伴着轻柔的云雾;如果能化蝶,那就在云山雾绕的山花中,与云相约,顺着暮阳斜照的点点光圈,轻舞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