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弼马温”我们会想起孙悟空,在得知自己是个养马的官,位低言轻便大闹了天宫。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可没有如此的桀骜不驯,相反他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最终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皇帝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衔。
“开府仪同三司”是个什么职位呢?是古代高级官员从一品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和现在的部长、国务委员差不多大小。
在唐玄宗时期,只给过四个人这样的头衔,他们是贤相姚崇和宋璟、皇帝的岳父还有我们即将认识的这个叫王毛仲的养马人。
在古代宰相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对一个国家来说宰相的贡献比一般的官员大,评为从一品可以理解,可是一个养马人有何德何能官居从一品呢?
这个与宰相同等政治待遇的养马人,他是谁,他凭什么?
王毛仲是谁?
王毛仲是杨贵妃老公唐玄宗的家奴,同时又是开国功臣。
唐玄宗的皇位来之不易呀,当年韦后篡权想要学武则天当女皇,眼看李氏宗室又要遭殃了,当时相王李旦被监视,作为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神龙政变,拥立李旦为唐睿宗。
按理说有贡献的皇子,继承皇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过程又充满了艰难险阻,李隆基最终能当上皇帝成为唐玄宗,有一批人帮助了他,这批人就是开国功臣。
王毛仲就是开国功臣之一。
在李隆基刚登上皇位之初,为了稳定政治格局打压了一批开国功臣,王毛仲并不在打压之列。
他以前本来就是李隆基的家奴,现在主子当上皇帝了,那就做内臣去养马吧。
马在古代可是重要的军事物资,交给自己人也放心,王毛仲便开始了他养马的职业生涯。
作为功臣的王毛仲,虽然皇帝赏了他豪宅,但为了把工作做好,他每天住在马场里,这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开国功臣里少有的。
小青年工作认真态度低调,没有挑肥拣瘦,这也是没有被打压的原因之一吧。
优秀
我们先看看王毛仲是如何养马的呢?
精心研究动物学,在他的养护下十年时间唐朝的战马从24万匹增加到43万匹,差不多翻了一倍。
他不仅会养马还会理财,别人养马只会向国家要钱,而他既能省钱又能生钱,怎么做到呢?
他既严于律己又严格管理下属,不贪污不浪费,每年都能为国家节省许多粮草钱,这是省钱。
那又如何生钱呢?王毛仲理财有绝招。
我们知道马是活的生物,它就避免不了生老病死,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死马产生,他将这些死马拆散成马皮、马肉、马骨头分别出售,每年可以为国家赚回一笔可观的钱财。
王毛仲在养马这个岗位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当时的官职是左武卫大将军官居三品,和当时普通宰相已经是同等级别了。
可见,领导对他也是非常认可的。
惊艳
可能会有人问了,王毛仲的工作的确是做得非常优秀,但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呀?
我们知道,想得到最高领导者更多的注意力,仅仅靠优秀是不够的,要有卓越的成绩才行。
他一个“弼马温”如何做到惊艳大唐王朝呢?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要去泰山封禅,让王毛仲选马随行。
什么是封禅呢?就是古代帝王向天神报告自己的丰功伟绩,以求天神保佑他们江山永继。
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几个皇帝优秀到可以封禅的。
按照当时的国力繁盛程度,唐玄宗的确是英明的领导人。
参加此次封禅的不仅有大唐臣民和附属藩国,还有慕名中原文化的外国人,可以想象出皇帝对此次活动的重视程度。
王毛仲笑了……
他精心地挑选了几万匹好马,按照不同的毛色分成几个方队,让马在大地上奔跑,远远看上去,就像彩色锦缎在大地上飘动,万马奔腾,气势非凡。
就这样在泰山脚下直播了一场大唐独特的动态《万马奔腾图》,他不仅展示了大唐王朝的军事力量,更展现了大唐的人文艺术。
让在场的大唐臣民和中外友人都感受到来自于中原文明的震撼,这让唐玄宗非常有面子。
当时的唐玄宗正在极力推崇文治武功,王毛仲的作品正好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呼应。
这简直太懂我的心了,激动的唐玄宗立刻在泰山脚下加封王毛仲为“开府仪同三司”。
他的官级就像发射出的航天火箭从三品直冲向从一品,他已经比普通宰相的级别还要高了。
与中国贤明的宰相姚崇和宋璟同级别,那是怎样的荣耀啊!
极品之作让王毛仲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卓越
或许会有人说,一个优秀的作品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就可以了,王毛仲搞这个噱头,无非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又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是的,我们大多数职场伙伴们止步于优秀地完成工作,就没有了后来的事情。
很少有人把一份工作当成产品创作来做,
也很少有人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再次升华赋予它更高的附加价值。
这个生活在几千年前大唐王朝的人,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工作,还设计了自己的产品;
更加入视觉冲击,达到升华情感的效果,让接受这个作品的人为之震撼,感受到人世间的惊艳。
还能有比这更完美的作品吗?没有了,此乃极品。
创作如此卓越作品的主人,自然也应该得到极高的回报了。
回答了刚开始的问题,获得如此高的殊荣,他凭什么?
一个弼马温能得到与宰相同等的待遇,这也是王毛仲留给我们的惊叹了。
优秀的你离卓越仅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