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论语》(一)
前 言
据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是孔子死后,众弟子记录孔子与那个年代中的人、弟子之间对话,还有弟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以此编纂成书。
《论语》在汉朝时期有《鲁论》、《齐论》和《古论》三个版本,《鲁论》二十篇,《齐论》二十二篇,《古论》二十一篇。据《论语注疏》记载:《古论》为汉初时期景帝之子鲁共王刘余在自己封地大兴宫殿时拆除孔子故居,从其墙壁获得。《古论》比《鲁论》多一篇<子张问>,《齐论》又比《鲁论》多<问王>和<知道>连篇,这两篇《古论》也未曾记载,应是后人所加,据《论语注疏》记载此两篇:“文异者四百馀字。”
《论语》自战国前期成书问世以后,因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几乎惨遭灭顶之灾。到汉初,朝廷明令“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有些冒着生命危险收藏下书籍的人,纷纷向朝廷献书,因口口相传再手抄笔录辗转反复,字句往往有所差异。今日所读之本经历了两次大改造,一个是西汉末年,汉成帝帝师张禹以《鲁论》为主,结合《齐论》编定的《张侯论》,有21篇;一个是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根据不同版本进行点校,定下《论语》今本,并结集了两汉间对《论语》的不同解释。
《论语》是中国最早的语录体著作。到东汉时期,《论语》已被列入经书之列,成为读书人的“圣经”,读书人必读之书。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力之大。宋代大儒朱熹视《论语》为经典中的经典,并作《四库集注》,成为当时及后世士子的修身圭臬。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论语》钦定为必读之书,明清时期,《论语》成科举考试必考内容。
《论语》自汉以来为历朝历代士人所尊捧,终究其因,是其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教导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如果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论语》必读不可。《论语》所蕴含的学问其实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道理并不是深不可测,这些道理在我们身边就可以得到验证。这些道理也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失去意义,经过两千多年岁月长河洗礼,这本书所蕴含的道理依然熠熠生辉,尤显弥足珍贵。这也应该也是《论语》流传两千年不衰的主要原因。
《论语》自汉以后,历代对其注解的书很多,我发现有个共同特点,所有的注解者无一例外的都是对“章句”进行注解,没有一个对“篇”进行注解,以至于对第十七篇《阳货篇》出现的“巧言令色鲜矣仁!”不管是何晏、邢昺的《论语注疏》还是朱熹的《论语集注》,对这句话的注解为“重录”。 《论语》经孔子众弟子之手编纂而成,虽然众弟子没有孔子聪明,但也不至于犯“重录”这种低级错误吧?现在版的《论语》在成书之前还经过经学家张禹和郑玄两位大家的整理编纂,难道他们也没发现重录吗?“重录”这个理由似乎站不住脚,很显然,《论语》第十七篇《阳货篇》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是另有所指,而不是疏忽导致的“重录”。林语堂老先生曾经说过,《论语》应该一篇一篇的读,而不是一(章)句一(章)句的去读。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重读《论语》我发现,《论语》的每一篇实际都是一个教我们如何“成长”步骤。比如第一篇《学而篇》,是教人如何去学,学什么。第二篇《为政篇》是教人如何为政等。
这些都是个人读《论语》的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