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 李辉
马老师的识字教学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很吸引孩子。无论是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都非常的贴近孩子的认知特点。由此可以看出马老师在设计课的时候做到了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心中有课标。《动物儿歌》是一年级的识字课,她上出了识字课的特点,多种形式识字,游戏识字,故事识字。识字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放在词语中进行,确确实实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尤其是在课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前勾后连,本节课重点是了解形声字的规律,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认识生字。在本节课她带领学生认识了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以后,就勾连语文园地上的题,把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巧妙的安排在在这个环节,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这样也做到了,整合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掌握了方法以后,又在运用方法,真正的体现到了实现了识字教学中,教是为了不教。
如果说实在要提出来自己的一些建议的话,那么我觉得识字教学中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认识生字,所有的方法都是为目的而服务的。那么本节课中的这多这么多生字都在词语中进行体现了,进行认知了,也进行反复的复现,我个人认为孩子应该达到了能够认知生字的目的。可是孩子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是否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老师无法检测,单在词语中进行认知是不能够100%的考察到孩子是否真正掌握了生字。无法得知。虽然说本节课认识不了,下节课下下节课还会继续认字,在不断地阅读中也会再认字。但是就这节课而言,不是让孩子只在词语中认识就可以了,还应该达到孩子认识单字的目的,及时的了解,我课堂中采用的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有多高,通过了解孩子是否能认识单字的效率,从而再反思自己的课堂,是不是有比这些方法更好的方法。我认为在课的最终环节还要加一个,单独识字,就是说所有认知的生字独立出现一下,考察一下孩子,在词语里面认知了这些生字以后能不能单独认识,如果说词语在句子中在词语中会认知的话,而单独出现这个字不会认知,那么生字教学的目标就没有完全实现。所以还是建议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应该让这些生字独立出现,一边打一边检测一下孩子是否真正掌握了生字。如果生字只在词语里认识,单独出现不认识的话,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教学追求的。虽然在课标培训的时候培训,培训老师反复说,生字的认知不能够单独的出现,我也同意这种观点,但是经过了这长达二三十分钟的教学,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一个反馈。也就是说,最后一次或者适当的时候出现单独出现认知生字,不是作为教学方法,而是作为考察的一种手段,来考察孩子,检测孩子是否真正的达到了认知,是否真正的实现了我们识字的教学目的。因为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游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这些生字,只有心中对学生的认知程度有了准确而真实的了解,我们才有可能去调整自己下一步的教学方法或者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甚至说可以来更好的设计自己的第2课时的教学。
第2个建议就是,老师的课堂语言,她的腔调不是很自然,课表里边反复在强调学生的朗读不能够娇柔造作。要真实自然大方的来朗读来表达,也就是说说话就是说话的腔调,朗读就是朗读的腔调,一定是做到自自然然大大方方的,我明白马老师在努力的把自己的课堂语言变得有童真有童趣,尽量的变得生动而活泼,贴近一年级孩子的真实的认知。但是我觉得有点过了,有些词句甚至有些表达太太拿腔拿调了,有些过火后了。所以还是建议再自然一点可以活泼可以生动,但是活泼和生动的方式不是这样的,我个人的观点。
第三是马老师导入课题是看图说话,学生看图来说一句话,那么我觉得这个时候如果把这一句话呈现在课件上,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学生看着具体的句式,就是我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就把这个句式呈现在课件上,学生看着句子来说,我觉得会更清楚,表达会更加的通畅。即使打出来的句子中有些字孩子不认识,但在孩子们反复练习说句子的时候,不也是一种认知吗?
第四马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形声字的规律以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积累了哪些带有虫子旁的字呢,这个时候老师在说有蝉呢,有蛇呀等等一些生字,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那么这个时候我建议马老师把这些生字也出现在课件上,因为学生凭空想象不出来这些字的样子,而且也不能够真实的佐证给学生,这些字就是带虫字旁的。老师知道这些字是怎样写的,老师知道这些字是带有虫子旁,但是学生不知道学生不认识,所以应该这个时候把生字呈现在课件上。在课的最后环节还剩下一些字词,学生没有认知,课堂上老师也没有讲解,而是把这些字直接放入到了词语中间,句子中间去读,那么我在想,这些词语读了三遍以后,就让看着拼音去再记读句子,那我觉得读了三遍以后这些词语学生都认识了吗?也就是老师让学生简单的读了三遍磁卡,就开始举着这些词卡,让学生想出词语所在句子并做动作背出来,难度有些大吧。我觉得这个地方有些欠缺考虑的。
苏老师的讲座是对生字的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做了全面而准确的概括和总结,我觉得总结的非常全面,很值得我学习。苏老师总结归纳了4种独立识字的方法啊,第1个是利用插图和拼音,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第2个是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来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第3个是利用语境和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第4个是利用工具书来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我非常赞同苏老师,她下了很大的功夫,把低年级的识字方面的这几种方法都大概的总结出来了,对我来说很有帮助。
那么我有一点点不同的困惑,就是在借助拼音和插图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这个环节里面,他提到了一种方法“猜字”,那么我想听的是猜字如何让学生去猜,怎样猜猜字,有哪些猜字的方法。我最希望听到的这些策略,没有。因为这样的讲座,面对全市老师的一些讲座,应该解决老师实际教学中的盲点,困惑点。苏老师讲的这些知识都在书本上,有心的老师,都能够总结出来,但是我作为一名学习者,我更想听到的是对于识字方案里边的一些新东西,就是怎样去猜字,我们也知道让学生去猜,也知道猜字是一种识字方法,但是具体怎么去猜字,我最想听到的一些新的策略或者操作性比较强的东西,结果没有。所以我想作为一个培训者应该做到心中有老师,真正了解老师需要的是什么。另外呢,还有一点点困惑,宋老师讲的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那么在举这个佐证的时间,第3种利用语境和生活经验来让学生自主识字,这个我非常同意,因为认识字的时间的的确确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所以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中总是有词导致字带到词词组,有词语再到词组,然后词组再进入句子,这样反复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生字的复现过程,让学生达到充分的认知,那么他提到了一点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猜词语的意思这个我觉得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它和自主识字没有多大的关系。虽然说理解词语的前提是认识字,只有认识字之后,才能够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他们有这样的递进关系,但是把它放在自主识字与佐证的案例里边,我认为不合适,理解词语不能来佐证他的主题意思。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听完马老师的课和苏老师的讲座,的确受益很大,我很激动,我们很多方面都做的和马老师和苏老师讲座是一致的,甚至有些方面我们也走在了他们的前边,像识字方法中的字族文识字啊,自源识字啊,字理识字啊,以及游戏识字啊,拆字编故事啊,等等还有谜语啊,儿歌呀,我们在这些直播课中不光是直播课,还有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都在用,都在用这些方法来识字,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我们的路也是对的,而且我们做的非常的扎实,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专家的讲座,优秀老师的示范引领,恰恰就证实了我们二年级语文组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将会继续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