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讨论的一个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套方法论,简单回顾一下:
1.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得先确定复杂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然后,确定问题的解决程度也就是目标
2.紧紧围绕着目标并严格按照因果定律搭建你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作用就是当满足一定条件的输入一定会有预期的输出
3.紧紧围绕目标搭建反馈系统,并保证信息的无误传递,衡量解决问题的效果,进而再指导我们不断的锁定问题,调整控制系统,最后不断逼近目标,实现目标
回顾点击:【连载】一套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
之后两篇文章从控制系统切入,主要讨论了当我们面对一个确定目标如何拆解并输出解决方案,核心介绍了两种思考方式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
回顾点击:【连载】解决复杂问题方法论——因果关系(一)、如何逻辑思考,做一个想的明白的人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我的文章不讨论通过大量案例总结共性总结出的经验模型,我们面对的世界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变化越来越快,经验模型只会越来越快的失洽,我希望和大家讨论的恰恰反过来,从底层思维方式出发,还原思考路径,通过案例进行验证
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怎么找到问题的本质呢?这一部分是最难的,我认为这也是区分高手与普通人的一个分水岭
先举个身边的例子,17年的时候,我有个朋友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最近发现家乡(某四线城市)的房价涨的很厉害,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买房,而且全国房价都在上涨,他也特别焦虑也想在家乡置产做投资,他给我分析大概意思是他们家乡现在政策在重点规划新城区,他父母看上一个房子是新城区中心的中心,地段极好,周围配置也很齐全,小区是著名开发商承接,很多人想买都买不到等等,总之分析的头头是道,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然后我问了他几个问题:”你所在城市的人口的趋势,特别是流入人口的趋势怎么样,以及近今年的人均收入水平,整个城市的产业化结构是什么样,以及目前城镇化率“,他对我的问题满脸疑惑,反问我为啥问这些奇怪的问题,他说这些应该是政府考虑的问题和他买房有什么关系?
我回答他是房子终归是商品,本质就是供需关系,因为我的世界观中所相信的几个基本原理之一就是均衡原理,我问的几个数据都是衡量需求端未来趋势的几个重要指标,如果这几个指标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就不建议置产,后来我这个朋友放弃了在家乡置产的决定,而是另外借了一些钱,在某二线城市置产,前些日子我们再见面他和我说他的家乡房产虽然后来也涨了,到目前为止也只涨了1000多而已,而他在在二线城市的置产房价几乎翻了一倍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告诉大家不同人的决策逻辑:
第一类人从现象出发做决策,这种思考方式完全是通过身边人的决策做决策,也就是从众效应,但后面常常发现现象与本质往往都是相反的,这也就是为啥韭菜被割了一茬又长了一茬新韭菜,这里的例子有非常多,就不展开了
第二类人从经验出发做决策,这种思考方式通常会有一些方法论或者技巧让自己的逻辑模型自冾,但是这些技巧只是浅层的多因果分析,越浅层变量越多越复杂,而且换一个人从另外一个角度做多因果分析就把你推翻了,也就是说通过技巧做决策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会还会把简单问题搞复杂,这也就是查理芒格常说的你学了个锤子,看哪都是钉子
比如,如果让你给公司定战略,上百度一查,各种3C模型,5P模型,ECIRM模型估计得有几十个模型,再比如你作为公司管理者如何做项目管理,提高效率,你再百度一下估计又得几十个模型,不是说这些模型不好,而是如果你一上来就用这些模型,而不是思考你要解决问题的本质,就会本末倒置,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第三类人从本质出发做决策,这种思考方式通常通过”常识和规律“做决策,是的你没有听错,其实看透问题本质的能力就是取决于能否从常识(一些基本的原理)出发进行思考,常识就是你相信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是你眼中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一个人的思想由思想的底层逻辑模型规定的,我们的行为在我们的思想模型,世界观模型上运行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观影响决策,决策影响行为
那么”常识“到底是什么?如果要我做一个定义“常识就是不由人的意志做转移的相对客观的事实或者原理”,也就是你的论点基于常识表达出来其他人几乎没有任何异议,那么以这些相对客观的真理作为基点出发,做严密逻辑论证,你的决策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我们核心发力点应该是学习这些“常识”以这些“常识”构建我们的世界观,而我们的决策和行为应该在这样的世界观上运行
比如:这里呼应上面的例子,面对同样的问题真正的大师做决策都是基于常识,以常识为起点,比如我们看看大师是怎么定战略的,之前我的一位老师李叫兽推荐我读《好战略与坏战略》,作者鲁梅尔特认为好战略就是扬长避短,战略的制定过程就是找到创造优势、利用杠杆放大优势,通过聚焦持续放大优势
再比如我们看看大师怎么做管理的,之前另一个老师沈攀推荐我看TOC,作者高德拉特认为,管理就是找瓶颈,非瓶颈不改善,就是木桶理论,决定木桶装水量的往往是最短的木板,而作者以这个理论为基石建构了整个TOC体系
看到这里,我想所有人听扬长避短和木桶理论都会觉得“这不就是一句废话吗”,而事实是,就是这些显而易见的“废话”阻碍了你的智慧,包括自己在内在刚接触这些大师的时候,觉得“这也能成为大师?”,越到后面越觉得是自己太无知了!
所以我后面的文章主要介绍我相信的常识有哪些?我会详细说明这些常识的原理,以及我是如何应用这些常识分析案例并做出决策的,目前大概明确的几个清单如下:
1.演化(位置比努力更重要)
2.均衡(两种事物存在耦合必然会导致稳态与平衡)
3.简单(世界的表面越来越复杂,但本质是简单的)
4.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升维(任何复杂问题背后都有一个核心冲突,任何冲突都是可以破解的)
6.分形(永远不要以为完美了,每一种情况都可以得到大幅改善)
【预告】下周主要讨论的话题是 #为什么位置比努力更重要#
连载文章会在我的公众号(三门的世界)首发,欢迎关注我公众号,希望可以和大家成为朋友
互动:你所相信的常识是什么?欢迎在留言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