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想自杀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想自杀的教育。孩子自杀,是因为抗压力差吗?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认为并非如此。他说:“抗挫折能力是遇到挫折时,不要造成动机水平下降。比如一个孩子成绩不好、被老师批评、被父母训了,还依然想琴,因为他有内在学习动机。导致孩子活着的动机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需求包括生存需要、审美需要、亲和需要、优胜需要、成就需要、自由需要等。积极及时地满足孩子的这些基本需求,构建起孩子的存在感、安全感和价值感,提升孩子活着的动机水平,就是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对生活有更多的眷恋,对生命有更多的敬畏,对未来有更多的期待。
【王老师每日家庭教育分享】——世界上没有想自杀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想自杀的教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孩子成长的路上,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比。从婴儿时期,比谁头发多,比谁先讲话,比谁先走路;到了幼儿园,比谁长得高,比...
-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家长们...
- 太多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在人前屡屡“造次”,我们家长感觉伤了自尊,就大声呵斥孩子。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是正常的...
- 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
- 自由、无打扰的玩耍对儿童十分重要,是成长的必需养分。让作业和课外班挤占孩子所有玩耍的时间是杀鸡取卵或拔苗助长,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