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正在看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
剧中出身富商的吴聘,本来是和门当户对的胡大小姐有婚约的,结果各种机缘,最后娶了江湖女子周莹,没有文化,举止粗野,显得格格不入。
对于这样不般配的婚姻,周莹是不敢高攀的,而吴聘为了让她安心,不仅出面宣布周莹的身份,而且对周莹甜蜜告白:你在东院里,想无理取闹就尽情无理取闹,什么都不用管。
吴聘让周莹在自己面前释放个性,在父母面前稍作收敛。一旦妻子与父母冲突,他又能很有担当地出面协调,处处维护自己的妻子。
无论是外人的苛责还是父母的责骂,吴聘都能为周莹出头,该硬气时就顶天立地,该服软时就下跪恳求,甚至违背原则说谎,只为守护自己的妻子。
也许就是因为他好到让人无法拒绝,暖到人心深处,即使两人的夫妻缘浅,也让周莹用自己的一生为他守候。
不能不说,吴聘是个深深懂得夫妻之道的暖男。他用和解的态度,调节父母和周莹之间的关系。
2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书中写到和钱钟书婚后的一个故事。
他们的婚姻也并非初见时的美好,温润如玉的他们也会吵架,就为了一个法文“bon"的读音。杨说钱的口音带了浓厚的乡音,钱钟书不服气,坚持自己是对的。
有才华的人吵起架也很毒舌,说了许多狠话。而杨绛也不甘示弱,越吵越凶。
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人最终找了同行的一位法国人公断,杨绛是对的,的确是钱钟书读错了,虽然彼此分出了胜负,纠正了读音,结果两个人都不高兴。
他们用和解的态度,调节夫妻之间的关系,从此商量着,以后可以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再要求对方与自己的意见完全一致。
爱情和婚姻中相处的智慧应该就是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缺点,不强求对方按照我们所希望的样子而改变。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与这个世界,与社会,与每个人都有着他们与之相处的特定模式。
爱一个人,不是把对方改造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而是送他一程,让他成为他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样子。
3
暑期回家,遇到毕业后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A,吃饭的时候,她还带来俩个娃。大的小学还没毕业,最小的刚学会走路。
刚聊了没几句,老大吵着要回家,老二哭得哇啦啦,一时间鸡飞狗跳。
只见她温柔地安抚了老二,再幽默地和老大说了几句什么。瞬间安静下来了。
“你真厉害!脾气真好,换作别人,估计早崩溃了!”我朝她伸出了大拇指。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呀!我以前脾气可大了,动不动就发飙。随着孩子一个个出生,我的脾气是越来越小,到现在,几乎被磨没了。有时,我也受不了啊,但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伤人伤己,自己心情不好,家人也不开心。”
每当我快火山爆发的时候,就深呼吸三次,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慢慢火气就下去了,然后想办法,时间长了,也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效果还不错。”同学A淡然的样子,美丽而安详。
喜怒哀乐都是正常的情感体现。她用和解的态度,调节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允许不良情绪存在,但要理智地控制,化为和风细雨,滋润彼此的心田。
最好的婚姻是什么模样呢?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对错优劣,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模样。
愿你用和解的态度,触摸到你婚姻最美的模样啊!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训练营第7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