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先生去了西河古镇。
过节期间,不甘心每天憋在家里,只能去周边地区走走,全当是节日的应景之行。
以前就知道这个古镇,但因其名气太小,一直没做过出行计划,也就没有探究它的来历。
出行前,刻意百度了一下,古镇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西汉时,这里人烟寥寥,水患严重,被称为“草头湖”,尚不适宜生活居住。
明代时,百姓陆续迁徒至此安居乐业,慢慢形成了集镇,因其坐落于青弋江西岸,故被称之为“西河”。
其后,由于战乱,古镇几经兴衰,至民国初年,又趋于复兴,往来船只频繁,成为内河天然码头。
看样子,西河除了有些年头之外,也未见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和先生本就不存太大希望,攻略什么的也无需再做了。用先生的话说,巴掌大的地方,一个小时就能游完。
跟着导航驱车至西河地界,停车场里车满为患,费劲巴拉地把坐骑安置妥当,一身轻松地走了出去。
顺着一条不知名的道路漫无目的地走了一会儿,越走越觉得它像成千千万万个乡间小镇一样,根本没有古镇该有的模样。
莫不是我们走的路不对?
先生用手机软件看了看古镇地图,找到前往老街的方向。
折转到另一条街道,路两边都是商铺、住户,中间摆放着喜庆的待售特产,有点儿古镇的意思了。顺着这条街,走不多远,就看到前方熙熙攘攘、人潮涌动,那一定就是老街了。
果不其然,走至近前,一抬头就看到前方古砖墙上写着的“西河古镇”字样。
老街地势较高,从下往上走了几个台阶才真正来到了街上,走在街上就像登上了古城墙,有一种居高临下、蔑视群雄的感觉,这倒是西河不同于其它古镇的最大特色。
老街分为上街与下街。
多数游客直接涌入了上街,想必这上街就是中心区域了,我们随着大流,也走在上街的游览区域。
不得不说,上街给我的第一印象居然是文艺。
刚一登阶而上,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位年轻歌手在动情、投入地歌唱,围观者十数人,歌声还是不错的,从驻足人群聆听的表情就可窥见一二。
没走几步,又是几个美术生鳞次端坐,对着眼前的白墙青瓦马头墙在作画,全然不顾周遭的喧闹,只沉浸在自己的画作之中。
周围咖啡厅、茶楼不时点缀着歌唱、作画的青年人,构成一幅难得的唯美画卷。
去过一些古镇,只有西河让我找到文艺的感觉。
街上是几米宽的路面,两旁商铺林立,夹杂些可以免费参观的景点。我们一路走一路参观了烙画馆、绩墨堂、民俗馆、土地庙、新四军纪念馆、朱明德画室……随着涌动的人群,风俗的、艺术的、红色的记忆,溢满一路。
还有一些只顾参观、忘记全称的场所,比如展示布艺和纺织变迁的场馆,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布料,织布机,缝纫机等一众老物件,一下子就勾起我的怀旧情绪。
再比如一所古民居,搞不懂是四进还是三进的格局,反正一看就是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宅院,里里外外貌似有多个宅院,里面摆放着装盛粮食的斗具,以及我叫不出名称的打谷用的简易工具。
另一所古民居更不逊色,头顶即是一个大大的天窗,窗下是数尺见方的方正空地,有游客自动解释专为雨天引水设置,只是四周挖深的小沟如今已全部填平。
除了免费参观的场馆,上街一路也有专为游客增添的小乐趣,比如祈福墙,当年有举办“土地会”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安康的习俗。现在想是游客可以参与了吧,把带着红飘绳的祈福签挂在这面墙上,表示自己的愿望来年即可实现。
西河人晒秋的习俗在上街也有体现,谷物、杮子、辣椒什么的用簸箕盛好,摆放在屋顶或墙埂上晾晒,红红黄黄白白的,煞是好看!
狭长的老街,每间隔数米就有一条窄窄的巷子,顺着台阶下去就是江边了,上街与下街相交处,有一个渡口,想来古时候百姓就是靠此往来通商的吧。
突然顿悟了,老街筑得如此之高,一定是防汛抗洪的需要。
古时为防水患,不断加高防筑,慢慢地就变成如今老街街区最高的格局了。
上街游览完毕,我们又去了下街。
下街人气不旺,商铺也相对黯淡些,走了一圈就兴味索然了。
天气很热,像夏天一样热。
先生早就不耐烦在艳阳高照的日头下闲逛了,我们就此打道回府。
话说,除了商业气息浓郁之外,西河古镇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