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点整主持典礼的校长宣布典礼开始,只见毕业的学子们在身穿蓝色学位服,举着蓝色各院院旗的领队带领下,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缓缓入场,
看台上的家长亲友团们目光急切的寻找着穿着学位服的孩子,看到自已的孩子都兴奋的大叫起来,不住地挥着典礼册子,丝毫不掩饰激动兴奋的心情,高叫甚至是尖叫,尽情释放着内心的喜悦。
学生们向看台上的父母亲友挥手致意,高兴地叫着、跳着,尽情宣泄着人生的成功和喜悦,忘情陶醉在亲情喜庆中。台上台下,一片欢腾。乐声、掌声、喝彩声和尖利的口哨声,欢呼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场面异常热烈感人。这于我们东方的含蓄表达大相径庭,置身其中让我惊异、震撼中有几分羡慕,羡慕他们那种率真、那种情感淋漓自由的表达。沉浸在欢乐中的人们心花纵情绽发,个性得以张扬。自由、天然、美好!这与我们所崇尚的个性内敛喜怒不形于色,一个人的高兴事是不宜在大厅广众下尽情尖叫欢呼的(只有在闹事起哄时才会高叫),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动,相比我们太习惯压抑自己,太习惯被束缚,自我克制已成为一种常态。甚至亲人之间爱的表达也很拘禁“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这样的话语在很多人的成长中还是空白,而在他们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举动。这让我想起中国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领奖时,大多会热泪盈眶,而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他们领奖时脸上满是幸福和喜悦。原于他们的成长中天性没有受到压抑和过多的干预,一切都是自然流露。而我们习惯于取得成绩不能表现出来,要谦虚,否则会被说成是骄傲翘尾巴。束缚太多压抑太久了,领奖时刻的突然释放,表现出来的是流泪甚至是哭泣。这一东西方文化差异,让我颇有感触。
学生们入场后,紧接着各院院长、导师、校长入场并缓缓走上主席台,他们穿着不同颜色的学位服,有蓝色、黑色的、还有红黑两色的,但相同的是臂上都有三道绒杠(大多是黑色)我注意到校长是四道绒杠而且颜色特殊,我想一定是学位、职位最高的缘故吧。
入场完毕,典礼开始,首先全体起立,音乐响起由一位女士用圆润高昂的歌声领唱美国国歌,全场庄严肃穆,有很多人右手放在左胸心脏的位置,也有些人双手合实,还有些人垂手伫立(比如我们)但都很庄重。
唱毕全体落座。接下来校长致辞,各院长致辞,各专业学生代表发言,延请的本校毕业名人、著名校友演讲,对学子们作最后一次现身说法并为他们走上社会做些鼓励和鞭策 。
我虽听不懂,但对美国的大学毕业典礼还有所了解,美国大学都很重视毕业典礼,校方往往都会请社会名流或知名人士作毕业典礼演讲,这些知名人士从政界领导人、国家总统,到著名作家、发明家、科学家、企业家、演员、本校著名校友。他们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演说往往成为刹那的经典。
记忆深刻的是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 2005 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的一段话,他说:““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它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我想这些话对青年人来说意义深刻,发人深思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有学生问他:“我如何才能成为像你一样的人”?乔布斯回答:“think different”。(不同凡响)这个“think different”正是我们的教育中最为缺失的,也是孩子们最为缺乏的。
《哈利波待》作者J·K·罗琳,2008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对孩子们的成长也很有启示,他曾说:“你们可能从未像我这样经历过如此多的失败,但生命中必然存在失败。没有人可以永远成功,除非你像根本没有活着一样地小心生活——而这根本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失败”。
这些人生的感悟与亲身经历的总结,都是在学校里的书本上学不到的,对学子们的启发最大,印象也最深, 他们不光能亲睹这些人的风采和聆听他们的教诲,还能与他们合影留念,作为终生值得回忆的一幕,非常有意义。
真的很羡慕美国的毕业生们有这样的时刻——与成功人士一起分享他们来自人生经验的总结与忠告。
典礼上的演讲有庄有谐,有时全场静若平湖,突然又笑语鼎沸。坐在看台上,置身异国他乡的毕业典礼,耳边听着听不懂的美式英语,看着女儿穿着硕土服坐在前排,我的思绪万千。
两年前女儿你只身一人带着三个箱子(两个最大号的行李箱和一个登机箱)一个双肩背包、一个电脑包,飞行23小时,倒二次飞机,历时36小时来到陌生的美国求学。这次爸爸妈妈亲身体验了一下你当年经历的艰辛路程。我们两个人只倒了一次飞机 ,飞行了17小时而且还有你的全程关注,都觉得很不容易,何况你当初只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女孩子!其艰辛可想而知。并且我们的这次旅程从签证的预约、准备、到选航班、订机票所有事项都是你安排的。而你出国读书,从考托福、GRE 、到申请学校、奖学金、签证以及异国环境和语言的适应等等一切全都是你自己一个人面对,到了美国,不仅学习任务重,而且还要独自学会做饭,同时还要挤时间练口语,学驾驶考驾照,有的留学生拿到驾照第二天就上了高速,甚至每年都有留学生在高速上出事故。这些都是每个出国留学的孩子要面对的人生挑战。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一番磨练你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生活环境,一切都得心就手了。
你做的菜比妈妈做的还好吃,还记得你研一暑假从美国回家时给爸妈做的红烧排骨,锅塌豆腐吗?用料讲究,火候掌握到位,味道非常正宗。你做什么事儿都做的认真,做的像样,那儿个劲儿,真是让妈妈打心眼儿里佩服!你的开车技术也着实让妈妈拜服,还记得我们去迈阿密时,来回几乎都是你一个人开车,去的时候你在高速上连续开了四个小时的车(妈妈开了两小时还差点儿没惹祸),并且进出迈阿密的高速路,车多速度快,道路复杂,还有一段是斜坡急弯多车道(我没数但至少是八车道以上),看得我心惊肉跳,蒙头转向的,你却凭着一个小小的导航仪准确无误的载着爸爸妈妈纵横美帝驶达我们要去的旅馆、商场、码头,从迈阿密回来时你一个人在高速上连续开了六个小时的车,而且其间还遭遇了一场可怕的急骤的大暴雨,车上的雨刷器用最快的频率也无法刷去窗外倾盆而下的雨水,车窗外完全是雨雾一片跟本看不清路,我一生中从未见过那么急骤的热带大暴雨,当时整个人都吓傻了,大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却见你冷静迅速的打开所有雾灯,非常沉稳的应对着,丝毫没有慌张,不动声色的,专注镇定的继续随车流的速度向前疾驰。幸亏那场大暴雨持续时间不长,但从中妈妈深深的感到了你的机智沉稳成熟与担当,你真的长大了。
学业上,由于你学习成绩优异被计算机编程的教授选为学生助教,帮助教授批改作业和考卷,组织复习答疑和课后指导,并因此挣得了你人生的第一份工资,虽只有八九百美元,但也足已证明你的优秀和上劲,让妈妈为你骄傲,于此同时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前两个多月就顺利的在美签约了网络开发的工作。这一切妈妈知道你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的,从迎战高考到考入浙江大学读书你从未好好休息过,常常是年初五还没过完,你就已经返校或去新东方学外语去了,你的努力、你的付出妈妈看在眼里,看你那么累妈妈很心疼,但妈妈懂得你是有追求有理想的孩子,你要走自已的人生,要有更大的人生舞台,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才青春无悔,做一个世界公民,用更宽阔的视野去看世界,是你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胸怀,人生短暂,年轻时能走多远,人的一生就有多远,走世界就要趁年轻,年轻时吃的苦,经受的挫折、磨难都将是你一生的财富。今天你的硕士学位是你多年来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更为此感到欣慰。
今天我们俩个坐在这满是外国人的礼堂上又一次感受到女儿给我们带来的荣耀。女儿你知道吗?在子女为父母所尽的孝道中,给父母以荣耀是孝心的最高表达,你做到了。在你的成长中带给了父母太多的骄傲和光彩,爸爸妈妈感谢你!你让我们感受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只有艰幸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幸福和快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更有自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我们的人生也因此变得完整而丰富,伴随你的成长我们与这个世界也越走越近,你让我们感知了许多未知的新鲜事物,这次因你毕业被邀请来美国,像做梦一样,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理念与生活态度,对快乐的理解,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都有很大的收获。妈妈的生活也因你而增添了活力和希望。做父母爸爸妈妈是幸运的、幸福的,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像我们这样,我们很欣慰、很知足。
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既庄重又热烈的时刻到了。毕业生们开始上台,去接受校长颁发的毕业证书,并由专业摄影师拍照。 数个工作人员核对学生姓名并由专人依次大声颂读,每念一个名字都会引来一阵欢呼。当报到熟知的名字时,看台上毕业生的亲朋好友都会为之欢呼雀跃,欢呼声此起彼伏,甚至不时传来一阵阵的尖叫,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终于见到了女儿的身影了,当我看到女儿身穿硕士服,上台领取毕业证书,听到在异国它乡的毕业典礼上用英语念到女儿Jun Yi Wen的名字时,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心里不由涌起一阵激动和自豪,真为女儿高兴和骄傲,也为我们做家长为之所有的付出感到欣慰。
隆重盛大的毕业典礼结束了,激动兴奋之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
最深切的感触之一是毕业典礼上强大阵容的亲友团让我看到了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亲情并非传说中那样淡薄,而是亲人间充满了浓浓的关爱和情义,试想 一个孩子的毕业庆典家里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 叔叔、伯伯 、甚至带着小外甥、小侄女从不同的城市,推掉了所有的公务,放下手里的工作,自四面八方赶来参加 。从这一侧面足以看到了他们强烈的家庭观念和亲人间深厚的感情。来自亲人的关爱和祝福,怎能不让人心生感动?这不止是一个毕业典礼,更是一个家庭的盛会。同时也是给孩子做了一个亲情教育的榜样和示范。我想观念是要传承的,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这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最深切的感触之二是美国人爱孩子更鼓励孩子们从小要自立,尤其是在18岁之后自已打工读大学的比比皆是(当然这很大程度得益于社会支持,包括社会给学生实习挣钱的机会)美国社会所崇尚的自立教育不是父母对子女感情淡薄恰恰相反那是父母对子女的大爱。是人类情感中高一层次的理性的爱。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是家长的责任,这种观念始终惯穿于他们培育孩子的过程中。自立的教育让他们的后代更强大。一位友人的孩子(现在美国)曾写到:“小时候总觉得有父母的日子永远也过不完,长大后才知道有一天终究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父母就是那终将落去的夕阳落霞,而我要在目送他们离去之后,独自飞翔在这世上”。 这段话时常让我感慨与心。看到周围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爱只是一味的给予,代替孩子做这做那,唯恐做的不够,扼杀了儿女独立生活的能力,忽略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和承担责任的教育。亲手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什么都不会做的低能儿,还自以为是在爱孩子,更有甚者竟为此而津津乐道,沾沾自喜。这两种爱如此不同发人深省。
总之如此隆重盛大的毕业典礼让我看到了美国人从学校、家庭到国家、社会都对年轻人的成长如此看重,如此尊重。真的让我感动,多想我们这里也有一场这样的毕业庆典,让青年人的心灵有一些触动和振撼并从中受益。
美国的高等教育不但给女儿传授了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教会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快乐、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正确认识。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对女儿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这个求学过程中,女儿不仅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还储备了国际化水平的知识和学习能力,使她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并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典礼给女儿和我们留下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我想这美好的记忆好似一粒种子一定会在女儿未来的人生路上开出更美的花朵。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母亲,她老人家为我女儿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辛劳却没能看到这一幕,这是人生中的遗憾,愿母亲的在天之灵能够分享外孙女学业有成的喜悦。
2013年10月15日
后记:
2013年5月女儿研究生毕业后,顺利的应聘到一家大公司从事网络开发的工作,并担任技术骨干,由于工作努力业绩突出获得了公司总部的通报表扬。
两年后(2015年6月)应聘谷歌,通过六轮面试,成功入职谷歌公司总部工作,在谷歌总部工作两年后,2017年提职加薪成为科研组负责人,走出一条开挂的人生之路。这其中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充满艰辛和挑战,可说是来之不易。
写于2013年7月9日
补充整理 2018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