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知道自己怀上女儿的时候,赶上非典,对于这个意外的惊喜我们更多的是焦虑和担心。因为知道怀孕前夕喝了很多提升免疫力的中草药,我很担心影响到这个小生命正常的发育。医生也不能告诉我准确的答案,只说可能会影响,也可能没事,这个答案相当于没给答案。
我按照医生的叮嘱定期做产检,每次都祈祷结果正常。在做唐氏筛查时,得岀的数据说基率很高,又一次让我的心提到了噪子眼。所以那时,我给先生说,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这个孩子健全健康。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命运待我不薄啊!女儿身体健全健康,当护士把呱呱哭着的婴儿抱到我面前,让我看看女儿了,我的眼泪再也藏不住,这是喜极而泣吧!
当时我和先生的教育理念一致,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开心快乐就好。于是女儿从岀生到三岁这段儿时间,因为没有课业的压力,我对孩子没有成绩上的期待。没事儿我就给女儿读儿歌,讲故事,背古诗,当然纯粹是为了逗孩子开心。现在想来,这无意中给了孩子很多心理营养,同时又培养了女儿的阅读兴趣。
我会经常带她去附近的公园或别的游乐场所,只要不是特别远,一般都是步行。当时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也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用。这一无奈之举锻炼了孩子的体能,直到现在女儿都喜欢运动,体育特别好。
总之,那三年家里物质上虽不富裕,也没有给女儿买很多玩具。我和先生都成了女儿最好的玩具。直到现在,女儿还是喜欢我们共处的时光。比如,她在家完成作业后,我和先生可以陪她侃大山,可以陪她下五子棋,可以找部英语电影一起看,可以下楼溜达几圈,可以拿上篮球一起拍拍,带着跳绳一起跳,去图书馆共读等等。所以当有的朋友说孩子一回到家就玩手机时,我真的不觉得是孩子的错。如果我们可以让孩子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起来,手机真的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三到六岁这段时间,女儿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幼儿园,为上小学做铺垫。关于是否上学前班一直是纠结家长的一个问题,我还是觉得各有利弊。有的孩子抗压能力弱,如果不上学前班,上了一年级会暴露很多问题。如果再遇上一个没耐心的老师,孩子的自信心会受打击。这很可能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业历程。有的孩子抗压能力强,因为没上学前班,提前没接触一年级的课程,上学后虽然成绩不突出,也不会气馁。因为对功课永远保持好奇心,对学习感兴趣,踏踏实实进步,反而稳步前进。另外还有一部分因为上了学前班,到上学时认为自己都学过,所以不够虚心,会养成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对待作业的学习习惯。
女儿没上学前班,直接从幼儿园大班毕业上了一年级。刚开始有点令人抓狂,纪律性不强,时不时的老师让她去门外听课。大部分孩子都上过学前班,考试时双百的特别多,女儿很少考100分。老师找我先生谈过话,意思是让我们抓抓孩子学习。在这个阶段,对家长的挑战性还是很强的,我和先生最初的开心教育的理念面临挑战,生在中国,就必须根据中国的教育现状教育中国的孩子。我们调整计划,也相信我的孩子会越来越好。当然,我们不是肓目乐观,有具体的行动协助到孩子。从孩子在家里的规则做起,让女儿意识到学生遵守纪律的重要性,语文从拼音抓起,数学从基本的运算开始让她多练。三年级开始崭露头角,四年级成了公认的班级黑马。
所以咱家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学前班,要我们自己来定,因为没有人比自己最了解孩子。
在女儿6到12岁这段儿时间,养成了很多生活学习的好习惯。比如她不随地扔垃圾,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排队时从不夹塞等;比如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彻底放松,写作业高效快速,考后总结等。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孩子和我们共同努力。如果我们懈怠了,到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所有之前的懈怠都会变成报应,让我们束手无策。无论孩子多大年龄,我们都需要补上教育的漏洞,否则孩子成年后还会出问题。
孩子越往上走才有希望成为精英,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崛起家庭的那份心,为了孩子明天在社会上胜出而培养好今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