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一本书:《孤儿列车》
“我相信世上确有鬼魂,那些昔日抛下我们的故人,今日流连不去的幽灵。“
虽然不是所有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来。
1854到1929年间,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承载着上万名无家可归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区,他们在沿途各站任人挑选,未来命运如何全凭运气决定。
9岁的小姑娘薇薇安就是其中之一,可是好运没有降临在她头上。对她而言,登上孤儿列车只是命运悲欢的大幕掀开的微微一角。如今的薇薇安91岁了,漫长的人生让她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多到不敢回忆。
一次偶然的善心之举让她结识了孤儿莫莉,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再次将她淹没。
壹
从爱尔兰的妮芙到美国的多萝西,再到转世的薇薇安。一重重身份被投射到我身上,刚开始颇不合体,就像一双你必须先硬塞进去的鞋,稍后才会合脚。但有了红色唇膏,我却可以打造出一副崭新的面具。下一次要变成谁,现在由我说了算了。
—— 薇薇安
9岁的薇薇安有着一头漂亮的红头发,标志着她是一名标准的爱尔兰人。为了去到工作多得像树上累累果实的美国,他们全家人移民到了美国。两个三四岁的弟弟,一个还需要被抱着的妹妹,整天抱怨的妈妈,烂醉的爸爸。后来的火灾,仅剩薇薇安一个人存活了下来。
她坐上了孤儿列车,那个不知道开向何方的车。在车上照顾着小小的婴儿,还结识了另外一个性格顽固的”德国仔”,但刚刚熟悉起来的他们便被不同的人家挑走了。
因为红头发,因为满脸的小雀斑,因为弱不经风的身板,薇薇安一直无人肯收养。收养她的第一个家庭因为她会缝补衣服而让她做了自己家里缝纫工作的免费帮工。在养父母身上找不到的归属感,她在缝纫室的女人们身上找到了,无论那份暖意多么残缺、多么虚妄。
因为经济不景气,这对夫妇决定不要她了。第二个收养她的家庭更加贫穷,已经有三个孩子了,现在女主人再次怀孕了,给她提供吃住和读书只是需要她帮忙照顾孩子。男主人不找工作,靠天吃饭,每天从山里打各种动物来作为她们每天的食物。
但后来男主人竟然对10岁的薇薇安施暴,被女主人半夜将她赶出家门,她什么也没带,只身在大雪深深的深夜走到了学校。
学校的拉森老师人很好。将她带回了房东墨菲女士家里,墨菲女士又将她介绍给了刚刚失去女儿的一对夫妇,帮忙照看他们的店面。后来,她成了薇薇安,顶替了他们女儿的位置。这一次,她终于找到了一个温暖容身之所。
22岁那年,她遇到了当年孤儿列车上走丢的“德国仔”。两个从大劫中历尽千辛万苦活下来的人,两个都打算忘掉过去只朝前看的人,突然觉得或许以前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她们俩结婚了。但是因为战争,“德国仔”不得不入伍上了战场,死在了前线。薇薇安将她们的孩子生下来便送了人。她感觉自己一旦深深的爱着谁,谁便会从此离开自己而去,变成不是活生生的人陪着自己。她已经再也不愿意经受失去。
那以后,她嫁给了“德国仔”的战友。两人合伙将养父母店的生意做大,终身无子女。如今,91岁的薇薇安,身边的人大都离去,她孑然一身。
贰
你对别人的一星半点善意感激涕零,随着年岁渐长,又变得将信将疑。你懂的事太多,这让你小心翼翼。你变得害怕,多疑。
—— 莫莉
即将18岁的莫莉是个怪女孩,染头发,戴很多耳环,戴鼻环,不与人交流,养母不喜欢她,她是素食主义者,养母依旧每天做混着肉的菜给她吃,养父对此毫无办法,既不能让妻子满意,又没有保护莫莉的能力。
她因为偷拿了图书馆一本破旧的《简爱》而被罚要么蹲少管所,要么做50小时的社区服务。在她男朋友杰克的帮助下,她决定去帮薇薇安清理阁楼。
原以为老太太的阁楼清理起来会很困难,但最后竟然每样东西都没有被清理掉。她帮着把箱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然后听到了每个物品的故事,渐渐的她对薇薇安对生活方方面面的尖锐态度变柔和了很多。
她帮助薇薇安在网络上找到了薇薇安妹妹的家庭,原来曾经妹妹并没有在火灾中死去。后来因为养母将莫莉赶出家门,莫莉投奔薇薇安,她帮助她找到了当年送出去的女儿。故事的最后,薇薇安的女儿带着自己的亲人回来了。
叁
我的一生,感觉处处偶然,一次次偶然地失去,一次次偶然地相遇。然而生平第一次,我感觉眼前仿佛宿命。
—— 薇薇安
这本书的语言翻译得很好,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都很到位,整本书读下来代入感特别强。
另外就是故事进度的安排,章节用时间和地点命名,前一章节是现在,下一章节便是以前,章节之间各不干涉。直到故事后期,章节间才慢慢重合。
这种叙事方式和《穆斯林的葬礼》很像,但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悬念,也并不需要揭开什么秘密,只是一路随着现在身边的人,慢慢追忆的一个过程。
想来,生而为人,自有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