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篇文章里写到了《羞羞的铁拳》的经典套路,在这一篇文章里,就暂时先不去理会这些套路,而是在这些经典套路的基础上,从大一点的方向——喜剧片的格局和优劣上出发,看看喜剧片的戏剧结构和故事剧情存在哪些优点或者哪些问题?
通过这些探索让我们对开心麻花未来的道路做一些猜测。
一
说到喜剧片,在过去的大陆市场上最经典的莫过于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系列了, 近几年里,喜剧片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能够将喜剧片作为一种风格沿袭下来的却不是很多,我们熟知的几个系列除了冯小刚的贺岁片系列以外,其二耳熟能详的就是香港导演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的喜剧片。
相比于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系列,周星驰导演的喜剧片风格则更加的碎片化和荒诞化,冯小刚喜欢在小人物身上寻找和发掘故事,故事的风格一般呈现出一种「合家欢风格」的喜剧色彩,而周星驰导演的作品,则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戏剧化处理,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荒诞化处理,来表现出一种「无意义」的喜剧色彩。除此之外,在以前的香港影片中,经典的动作喜剧是由成龙领头打造的「动作喜剧」,通过将喜剧类型与动作类型的杂糅,来赋予喜剧片更鲜活的生命。
在动作喜剧出现之后的几十年里,围绕动作喜剧为核心的「谍战片」、「惊悚片」、「警匪片」、「科幻片」都试图在原来的类型基础上,添加新的类型以丰富电影的内核。我之前讲到过「类型杂糅」,如今的喜剧片充分利用了类型杂糅的方法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质量,使得喜剧片在短短几十年里,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表现出来效果和口碑也越来越高。
最为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通过将「枪战」、「动作」、「悬疑」等类型有机结合来创造新的电影格局,不仅仅保证了电影本身的故事的完整度,还进一步提升了影片的深度和广度,格局随着故事的进度而不断扩大,最终升华主题。
其次还有宁浩的电影《心花路放》,《心花路放》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主要讲述一个离异男人寻找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导演并没有按照正常的叙事线路来讲述这个故事,而是选择了「倒叙」得方式来「揭示」影片,当我们在观看喜剧类型影片的时候,第一注意到的会是他的喜剧风格,其次才是故事,影片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在于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故事做夸张化处理来营造喜剧效果,接着再喜剧效果的基础上对故事的叙事结构进行重新规整。
所以说《心花路放》不仅仅是一部「公路」、「喜剧」、「情感」类型杂糅的简单电影,同时还是一部「揭示」电影。
关于「揭示电影」,我在之前的文章从三部优秀影片结构来看:反转片的套路究竟有哪些?就有过解释,不严格的来说的话,《心花路放》也是一部「反转」电影。
二
前面说了那么多,到底喜剧电影有哪几个主流方向呢?
说到喜剧电影的主流方向,其实开心麻花的电影的风格还没有建置起来,虽然有三部叫好又叫座的院线电影,但是其本身的风格仍然是呈现不清晰的,或者说风格的展现不如以上所提到几种风格形式明显。
如今的喜剧电影,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是周星驰导演的「无厘头」风格电影,无厘头风格也因为他的电影而得以成为电影主流,在当时的香港以及前几年的大陆,这种风格一直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电影表现形式,深得观众喜爱。
但是这种无厘头风格电影的发展是有「时代限制」的。
这一点我们待会再来分析。
而其他的风格电影,则首推成龙大哥的「动作喜剧」,从早期的「功夫片」到如今的「公路片」、「枪战片」、「悬疑片」等等,你会发现,几乎所有这些类型的电影之中,都有「动作喜剧」的风格存在,由此可知「动作喜剧」风格电影的生命力之长可见一斑。
如今的「动作喜剧」电影,其实已经发展成了以「爱与和平」为主题的经典商业类型片居多的形式了,相比于「无厘头」电影的「无意义」来说,动作喜剧电影的格局要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动作喜剧电影的原因所在。
而存在于中国大陆的一种喜剧片风格,就是由冯小刚导演所代表的「经典贺岁片」风格了,这个类型的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接地气」——「小民主角」和「大众思想」是片子中比较重要的两个点,从这两点出发去对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情戏剧化处理,因为故事本身是属于观众的,所以代入感很强。
又因为电影是脱离现实的,是对现实的一种理想化表达,所以电影中人物的行为和对白是理想化的,观众可以在电影里找到属于自己所期待的情感,而恰恰这种情感是主角也期待的,正是观众与角色的这种同化使得电影深入人心。
这是目前现行最主流的三种喜剧风格,同时也是风格最明显三种形式。
黑色喜剧暂时不放入这篇文章里讨论,之后会详细介绍一下此类影片。
三
说完了主流喜剧风格的分类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之前扔出来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无厘头」风格电影具有时代局限性?
很多人在谈「无厘头」风格的艺术性和先锋性,比如在我们熟知的电影《大话西游》两部曲里面, 关于爱情的桥段经久不衰,直到如今还被我们所熟记,里面的对白更是成为了一种流行方式广为流传。
但是,这样的风格或者电影形式真的是「永恒」的吗?
在我的心里,没有任何一种艺术是永恒存在的,只要存在就有理由。
我们来看一下「无厘头」风格中「无意义」产生的背景:香港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界,金钱至上是其永恒的主题,快节奏的生活阻止人们深度思考,而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正是与主流商业电影对立的一种具象体现——这一点在其他国家的电影中也有展现,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海上钢琴师》、《在路上》、《老无所依》等影片,都是对主流电影,亦或者说是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排斥和讽刺,尤其影片《在路上》以及相应时代的书籍作品《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都是如此,前者是在表现“垮掉的一代”的精神状态和现实境遇,而后者则强调意识上的空虚和无意义。
提到这些作品,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认识「无厘头电影」,由以上可以看出来,其实无厘头电影的无意义是时代局限下的一种思想挣脱,他表现的是人在时代限制下的一种精神状态。
所以这种「无意义」其实是「有意义」的,我们常常提到周导的作品是我们童年的回忆,而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童年的回忆呢?
仅从我自身做猜测的话,我想这可能是由于自我的逻辑的混乱造成的,在我们未成为成人之前,我们会主观性的排斥理性的东西和思想,甚至是在成年之后也是如此。无厘头风格代表的是对自由的一种主观维护,通过无意义的拼接和组合来让影片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张力,这种张力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对「现实世界的排斥和讽刺」。
归根结底下来,是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成人与世界的矛盾)以及成人世界(儿童与世界的矛盾)既定规则的一种反抗,而现在的无厘头电影,却是可以的去强调无意义本身,而忽略了其内核。
之前所评价的电影《摆渡人》和《悟空传》都是此类作品的代表,如果不能将故事风格与当下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机结合的话,呈现出来状态必然是混乱的,除了这种混乱,电影再没有其他意义可言。
电影《钢的琴》强调的是时代的转折引发的人物的情绪表达,但是电影在此基础上并没有局限于时代,而着重强调人物的心理变化,所以电影是有意义的,「无厘头」风格的无意义体现在没有主题,一旦离开了现实生活的载体,电影的意识形态将大打折扣甚至毫无意义。
说白了,即使是「无厘头风格」,也是有意义的。
再简单的总结一下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喜剧电影最主要的两条线路:
一条是走意识形态,强调人物的情感历程;
另一条则是强调主角与当下生活的意义,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的载体,电影的荒诞性会让人不明就里。
这两种风格其实是互相杂糅的,在电影《心花路放》,近五分之四的剧情都是在强调第二条,而直到影片的最后,才开始走意识形态,通过将情感与叙事二合一的手法来升华主题,效果显著。
四
其实说到现在,我们对于当下的开心麻花影业的发展其实可以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态度了,那就是创造和组建。
开心麻花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电影的风格没有确立,而是电影的形式缺乏创新性,《夏洛特烦恼》和《羞羞的铁拳》作为开心麻花最经典的两部作品,都是采用线性叙事的手段来讲述故事。
那么下一部电影里,其实可以试着在电影的形式做一些改动。
哪些改动呢?
第一点:不再使用线性叙事,而强调叙事的平行空间,采用多线叙事或插叙或倒叙的手段来混淆观众的思路,最终在结局将故事串起来,升华主题(相应作品:《心花路放》、《疯狂的石头》、《土拨鼠之日》等)
第二点:强调现实与梦境的关系,这一点在《夏洛特烦恼》里表现的很好,在之后试图去将现实与梦境的关系合二为一,让理想化的生活成为现实。(相应作品:《甲方乙方》、《盗钥匙的方法》等)
第三点:反转类型的加入,通过线性叙事的外壳强化电影的故事,在最后结局进行大反转(相应作品:《心花路放》等)
第四点:呈现一种错位感——这一点在前面有提到过,在现实世界里,我们会刻意的将自己自卑的一面掩饰,将自己优势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在电影里可以将其调换,产生一种情绪错位。(类似作品:《夏洛特烦恼》)
第五点:类型杂糅,当下电影的类型数目繁多,拿出任何几个类型进行杂糅都可能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我比较喜欢的电影就包括一部《寂静岭》就是将恐怖惊悚与悬疑和反转类型有机结合的佳片,同样的,这也是当下最传统的革新方式。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看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喜剧电影最主要的变化和争论是什么以及我们忽略了那些东西,还有为什么会这样表演或者那样表达等等。
归根结底还是想去试图解读喜剧电影更深层次的东西,正如那句建筑专业俗语:「形式追随功能」一样,当我们知道电影的形式和结构之后,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试图去用已知的形式和结构搭建各种功能,甚至是创造功能,但是前提是我们需要先去了解他们,认识他们。
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可以保持现状,也可以试着多类型杂糅,但是有一点大致是可以肯定的:故事的好坏决定了电影的质量,而笑点的优劣,决定了票房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