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发来语音,两个人聊了很久。我奇怪地打断她,以为她会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
她明白后,跟我说了如下这段话:
我不问你,不是因为我不想知道你的处境怎么样,但我只关心你最近过得好不好。如果你不好,而我的安慰又不能起到什么作用,那我何必去看你比我过得更惨呢。
她像洞悉了我的全部心思,又很巧妙地帮我隐藏了个秘密。且答案利落,理由充分。
三年前,我开始接触写作,第一次发表文章是在短文学网,因为这个网站没有任何门槛,不管以什么样的水平,都可以审核通过。
只要看到自己的文字能占有一个网页,就有了莫名的欣慰与满足。
像是刚种下的苗圃,占领了自己的高地。不需要任何的点头和夸赞,只要想着肥沃的土地里还有属于自己的种子,无人观望反倒任由其生长,轻松自在。
但一旦被人发现了这片领地,你就开始在意它何时才能结出果实来。
02.
突然想要做成的一件事情,被人关注后,就会多了更多的期许和压力。本来成功与否都是对自己而言,但被人询问后,就像拿个喇叭,一下子就公布于众。
我曾想尝试追求一种不带任何期待的生活,这样可能看起来更潇洒快活些。比如安心就业,按我妈的想法就是,不要想那么多无用的,认清自己的价值,站在自己的高度就可以了。
后来朝九晚六,空闲时间用来吃饭、睡觉、追剧,还有聊天。真的多一点想法都会开始焦躁不安,这样的工作生活看起来正常,忙碌,却安逸得让我恐惧。
我可以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性格,作息,爱好都分享给别人,那是因为我本就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对以后的生活也没什么可以期待的。
在这样恶性循环中,本以为养成良好自律习惯的我,变成懒惰得一发不可收拾。
罗曼·罗兰说“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让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这很好的诠释了所有人都不会对我抱有任何期望的自己。显然,也不会再有人关心我到底在干嘛了。
03.
作为成年人,家长们的期待也早已不是试卷上的100分就能够满足的。你可以没有梦想,但千万不能像咸鱼那样不能翻身也忘了自我。
因为你总要有养得起自己的工作,有无时无刻都会惦记着自己的爱人,有足够能容下自己或高或低的地位和场合。
就算做到了90分也不能暗自窃喜,做到了100分也不再值得骄傲。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里必须努力,努力跟上大家的节奏才不属于异类。你得在合适的年纪毕业,在适婚的年纪找到配偶,这在上一代人的价值观里看起来完美极了。
如果不是这样的经过,那么其他任何一些小成绩都只算作“不合格”。
那么作为主角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因为一些小得意而沾沾自喜呢,更可怕的是,许多人都变成了“沉默式”努力,有了好的结果,那么就会让人惊奇又意想不到,如果是坏的结果也没有关系,因为本就没有人知道。
通常那些值得炫耀的,在我们眼里看起来真的令人骄傲的东西,想必是通过了百倍的努力,获得了200分的认可才拿出来分享的。
所以在自己的领域内默默努力,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只能做到得意时给予赞赏,失意时识趣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