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事刚搬了新居,新居装修得很好,用尽了他们所有的积蓄。
喜迁新居原本是件好事,却成了他噩梦的开始。
老婆怕新沙发弄脏了,在沙发布上面又铺上了一层被单,餐桌子上也垫着报纸。
他下班回家,习惯于把腿搭在茶几上,对他来说,这是最好的放松和休息。在老房子里老婆从不说什么,可现在腿一放上去,老婆就吼他,要么就亲自动手把腿搬下来。
他那天上班太累,回家没换衣服,直接躺在了床上,老婆发现后,把睡得迷迷糊糊的他扯了起来,让他洗澡换衣服再睡。
他那天失手打碎了一个高档的青花瓷碗,老婆马上变脸了,很生气地质问他。
抽烟时,连阳台上都不能抽了,怕熏坏了家具和窗帘。大冷的天,得到门外去抽。
他变得不敢回家。在这个家里,他战战兢兢,得小心这个,注意那个。
家,本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地方,现在却成了锁住他的枷锁。
《茶花女》中有句话,是说钱的,说钱是“好仆人坏主人”。用得好了,它是你的仆人,用不好,就成了你的主人。
那么,你拥有的这些,成了你的“好仆人”还是“坏主人?
无独有偶。
朋友终于买了一辆新车。
这是他多年的梦想。
他每天都把车擦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
下雨时,别的车溅他车上一些脏水,他就破口大骂,完全没有想到,身边坐着幼小的孩子。
车在小区的车位上停着,第二天,发现有一道浅浅的划痕。
从此,他每天晚上都要出去看好几遍,怕被人再划了,碰了。
那天,都进了被窝了,又爬出去,看他的车。老婆气得骂他神经病。
出去玩时,自己坐在车里看着车,让老婆和孩子去玩。
晚上住在酒店,一宿要起来好几趟,去看看车是什么情况,生怕会凭空消失。
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无精打采,那天爬山,一个恍惚,差点踩空。
好好的假期,过得郁闷至极。
他有句名言,借老婆也不借车。
车只是一个代步的工具,为我们服务的工具。
买车是为了享受它带来的便捷,能想去什么地方马上就走,能遮着风挡着雨,能一家人一起呆在自己舒适的空间里出行。
对于他,却成了一个小小的笼子,随时随地,囚住了他的身心。
一个姐姐,老公送她一个近两万的翡翠玉镯。
晶莹剔透的玉镯戴在她圆润的手腕上,煜煜生辉。
她爱若珍宝。
每天都用软布擦拭一遍。
做家务的时侯,把它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小盒子里。
那天,她没注意,孩子拿着坐在床上玩了起来。
她洗了碗进来一看,大叫一声,伸手扯过儿子,对着娇嫩的小屁股就来了两巴掌。
儿子不知怎么回事,哇哇大哭。
这是她第一次打儿子。
她是一个驴友,喜欢跟着驴友团去爬一些未开发的山。
那天,开始爬山时,发现手镯忘了摘下来了。
那座山,要手脚并用,抓着树根和草皮往上爬的,偶尔还有碎石落下。
戴着手镯爬山,万一不小心碰碎了怎么办?
放在车上,她又不放心。
于是,她放弃了。呆在山脚下,无聊地在附近转了转。
抬头看见队友们的身影,她觉得,很失落。
那天,她穿着高跟鞋下台阶时,不小心被绊了一下,身体飞速向前倒了下去,眼看双手就要扑到地上了,危急时刻,她把左手高高地举起,保住了那个玉镯子。结果摔骨折了,在床上躺了三个月。
躺在病床上,她有了时间慢慢思考。
她意识到,自从有了这个手镯后,她失去了很多的快乐。
车、房子、玉镯等对普通人家来说,或是一种奢侈品,或是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好好珍惜,无可厚非。
即使是一般的物品,我们也不能随意糟蹋。
但是,过犹不及。
不能让物质控制了人,让人成了物的奴隶,来驾驭自己的内心。
《胡雪岩》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为了答谢阿珠家对自己的照顾,二来也是为了讨阿珠姑娘高兴,胡雪岩送给阿珠一个首饰盒,盒内虽只有简简单单一瓶香水、一个八音盒、一把象牙篦子、一只女表,但在阿珠姑娘这样一个船家女来说,已经就是百宝箱了,惊喜之下也很为如何收藏这只首饰盒费了一番心思。
胡雪岩送出礼物后,很怕自己送给她的礼物,让她丢不开,反倒害了她。
于是他对阿珠说:人以役物,不可为物所役。
心爱之物固然要当心被窃,但为了怕被窃,不敢拿出来用,甚至时时忧虑,处处小心,这就是为物所役,倒不如无此一物。
我们买车,买房,买一些奢侈品,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有着更高的质量,让生活更愉快更开心。
而不是让它们来喧宾夺主地主宰我们的生活,左右我们的情绪,破坏家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忘掉了我们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