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
“尴尬”这个词,看起来就很不舒服。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很多尴尬的瞬间,例如:打完招呼才发现认错了人,衣服穿反了,意识到自己说了不合时宜的话等等。而且这些尴尬瞬间不是即时性的,之后还会忽然在某些瞬间想起那些丢脸的事情,例如睡觉之前。我们对尴尬的讨厌与对立,在大众流行词有所体现,尴尬得头皮发麻,脚趾抓地,还有社死这种老词新意的表达方式。这一系列词汇的背后是人们的共鸣心理。但是别担心,本书将带我们解读尴尬本质,普遍性以及心态的调整。
作者梅丽莎是《纽约》杂志前心理与健康高级编辑,2014年,她与人共同创立了大众科普网站“我们的科学”,有多篇科普文章刊登于《父母》杂志及“今日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上。书的一开始就是她参加了一个真人秀节目《窘迫》,当众读自己中学中二时期的日记,作者几度因为难堪而读不下去。就像我们不想看中学时期的QQ空间一样。而参加节目是作者为了“尴尬学”的研究,她想要自己品味揣摩尴尬的心理,分析尴尬,她已经开展非正式的调查近30年。
尴尬不是害羞内向敏感人的特质,而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时刻。尴尬不仅是心理上的不舒服,也会有躯体反应。而尴尬的本身,其实是带有轻微不确定性的自我意识。
哲学家阿兰·德波顿写道:“如果我们不常常为自己感到深深的尴尬,自我认识的旅程便尚未开始。”所以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尴尬,让自己从来不尴尬就像锻炼自己不再呼吸一样离谱。
试着去理解接受尴尬,甚至是珍稀尴尬是非常有必要的,尴尬是一种冲突,我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呈现自己,以符合特定观众的期望。我们在努力营造自己喜欢的人设,是自我认知。外界对我们的看法评价是他人认知。而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会不一致,当我们意识到不一致的时候就出现了尴尬,而我们想努力表达自我,竭力让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统一起来的努力是徒劳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而每一个人都处于这样的情况下。所以在与他人相处沟通时,放松下来,不要苛求自己做的不够好,
戈夫曼写道:我们的关系是一个“可能没有尽头的循环”,彼此之间不停地隐藏和揭露真实的自我,这也有助于解释当你尝试将不同圈子的朋友融为一群时的尴尬。
理解尴尬之后就非常简单了,直面尴尬,既然每个人都会尴尬,都会有冲突,那就放松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与他人。不要把自己的人性给抹杀掉,就是不允许自己犯错。也不要把他人的人性给抹杀掉,也就是无限神话他人的完美,将他人的评价奉为圭臬。
放松下来,一旦能放声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