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眼见为实”,认为眼睛看到的就是对的。然而我们即便我们看到了相同的事物,在日常沟通中,仍然会出现分歧。彼此都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对的,这就造成了所谓的争执。
不是说眼见为实,那为何彼此眼中的“实”却出现了分歧呢?难道每个人看到的同一个事物不一样?
从生理学上来说,不存在。每个人的五官接收信息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那问题出在哪里?
我认为出在知识结构上:不同的知识结构就导致了看到事物的认知不同。
这才是问题的原点。
一个白色杯子,有的人说杯子好,有的人说不好。这问题根本就不是杯子的问题,而是彼此对于“好”的认知理解不同而已,用昨天的话说就是对“好”的理解没有形成共识。
这理解就来自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一个杯子的信息进入到我们的大脑中,如果我们的知识结构里,对于杯子的好就是盛水容量越大就是越好。而有的人则会考虑的是杯子的颜色,握感等维度去思考这个杯子是不是更符合自己的需求。这就是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认知,这不同就是来自我们的知识结构不同。
即所谓: 你知道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
前几天思考过一个话题:“看不见的盲区”,用在我们沟通中出现的矛盾中其实就是彼此存在着认知盲区。你用这个道理无法说服对方,并不是道理的错,而是认同这个道理所需的知识结构跟对方不匹配,这才是分歧的核心。
一个杯子的好,并不是容量和好看的分歧,而是彼此对于共识所需知识结构的认知。
那问题就来了,我们的知识结构来自哪里?
我们常说生存环境决定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决定思维模式。生存环境是什么?生存环境不是水、空气和酒,而是人文,所谓人文我认为就是:
人和人之间对于协作并进行价值交换的理解。
对于价值的理解,对于问题的识别,对于方法的标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价值交换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你跟什么人进行价值交换就决定了你需要具备跟对方在同一个问题上有共同认知理解的知识结构,不同的是不过是你还具备解决这问题的方法而已。
如此,我们经常说我们无法让客户认同自己的方案,核心就出在知识结构的构成上,对于客户的问题我们无法识别到,那最终我们再好的方法也无妨touch到客户的预算。
因此,当我们价值交换时,我们讨论问题时,我们出现分歧时,首先我们要形成一个自我共识,那就是先让彼此对于这个问题的知识结构放到一个水平线上,然后才是问题和方法的落地过程。
毕竟,我们知道了什么,我们也就看到了什么。我们认知不够,我们看到的全是看不懂,全是看不起,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希望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可以跟随时代价值交换一直保持同步。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