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看大冰的书,里面有一篇文章的名字是"送你一颗糖",觉得很好便拿来写在开头。送你一颗糖,想吃阿尔卑斯还是泡泡糖?
这些日子过的很乱,感觉做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当初和安然说好每周写两篇文,却已经整整二十天没有动笔,"三分钟热度","懒癌晚期",好像自己本就是那种很难坚持做一件事的人,之前一周看三本书,通宵达旦,前天去图书馆才发现其孙晴悦的《二十几岁,没有十年》借了57天才还,也就是说三本书看了两个月,其中辛夷坞的《许我向你看》也是在极其无聊的周六晚上看完,本就不喜欢小说,味同爵蜡,只是感觉辛夷坞的所有价值体现在了她的书名上。那么时间都去哪了?知乎网易云音乐微博微信。终究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信誓旦旦的卸载微博却还是忍不住偷偷想念,或者不是想念,只是习惯。
"听闻小姐治家有方,鄙人余生愿闻其详",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感觉很好玩,特意去知乎搜索,却看到下一句接的"不足与外人道也",读了两遍笑到不能自已,分享后却被调侃非主流子,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分享音乐没有几个人会点开,你发了一张自拍却收到很多赞。很多人关注的是你的外在,却不是你的喜好。更何况,自己分享的是民谣。民谣民谣,可能很难遇到同一喜好的朋友,这几天循环《你会不会请我喝瓶山城啤酒》,自我感觉很好听,超nice~,却无人分享,昨天突然发现网易下架了宋胖子的歌,摩登与某企鹅合作,麻油叶拐跑了大半,气愤的不行,喜欢的歌都没了,网易没音乐……
忽然收到简书的消息提醒,有人关注了"北方有佳人"专题,点开简书才发现好久没有来过,本就少的可怜的粉丝数已经更少,会话框停留在8月19日和清荼的简信聊天,清荼,简书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一个称呼我为大叔的很有意思的姑娘,实际却只小我一岁,记得她给我发过这样一段话: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大多数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有所图的。不过是利己利人和损人利己的区别。我可能是那种有一颗不安分的灵魂的人,对很多事感兴趣,比如认识一个陌生人,从无到有的过程。越长大会越觉得自己心态苍老,失去了解别人的欲望,自己是过客,别人亦是过客。我恰恰觉得每一次的相识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你以为的萍水相逢可能会在之后贯穿你的整个人生。你以为的不离不弃可能走着走着就散了,这很奇怪,但又是常态。你于我,大概就是我感兴趣的这个过程。
"你以为的萍水相逢可能会在之后贯穿你的整个人生,你以为的不离不弃可能走着走着就散了",富含哲理的一句话,萍水相逢的贯穿没有遇见,走着走着就散了却经历了不止一次。小到不再联系,大到曾经最熟悉的人现在聊天却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感觉,为什么不再联系是小?可能是散了太久的缘故,已没那么重要,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人,结伴而行的只是一部分,能走到最后的也就那么几个。我记得小花说不想因为任何人让我们这么多年的友情就变了,我说好。后来走着走着,也断了联系…人生就是这样,终究逃不过岁月。
《觅香》中唱:春风十里 五十里 一百里,体测八百米 海底两万里,德芙巧克力 香草味八喜 可可布朗尼,榴莲菠萝蜜 芝士玉米粒 鸡汁土豆泥,黑椒牛里脊 黄焖辣子鸡 红烧排骨醋酱鱼。 有些饿了,手边什么零食都没有,不如,来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