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他俩迈着轻松的步伐离开家,高大的那个是我的丈夫,稚嫩的那个是我的儿子。他俩用相似的微笑看着我,同我挥手道别。
这一刻,我等了很多很多个日子。
上周末,我和先生参加了两天的《关系之道》。用他的话讲,我用结婚纪念日的噱头把他哄去,却不料被“忽悠”的结果是曝光和化解了他内心过不去的坎,让难言尴尬的父子关系得到缓解。
通过《关系之道》,发现无论在家庭里扮演何种社会角色,终究是自己惯用的生存模式。生命真是一个漫长又迂回的过程,在对待另一半,或者同孩子相处的某个瞬间,居然重复着熟悉的场景,不知不觉地做了记忆里的那个“TA”。原生家庭的模式如影随形,和儿子的“竞争”背后,竟也是自己对整个大家庭的“抗争”和“辩驳”。在探索中,意识到这份压力的转移和迁怒后,再折回看孩子,那句“爸爸,没关系”直叫人心疼不已,孩子远比我们成人慈悲、宽容的多。
今天是个普通不过的日子,对我们家庭来说,却是个崭新的开始。一个接受父亲道歉,知道被认可和深爱的孩子,一定会更自信、更有勇气去接纳和拥抱这个世界,绽放属于他的光芒;同样,一个让自己释怀、同儿子和解的父亲,也一定能愈加从容地面对生活和事业的挑战,成为更有力量和厚度的男人。
感谢吴导,铭记您的教诲。人的成长是慢工程,要敢于面对自己创造的问题。唯有如此,家庭和事业才会有突破。两天的《关系之道》仅是开始,坚持持续下去地知行合一。
感谢Eva,教会用更好的方式诠释爱,在琐碎的生活和繁忙焦虑的日常,勇敢坦诚地接纳自己、平静温和地对待家人。
感谢育楠,你比自己想象的强大可爱的多得多,你可以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感谢拓思和初新,有温度、有力量的坚持下去吧!
世间不存在完美的关系,也没有一尘不变的关系。《关系之道》是个纠正心结的过程,是个勇于直面和突破自我的契机。可唯有改变和坚持才能看到生命的力度和蓬勃。但和相爱的人携手努力,本身不就是件美妙和令人振奋的事吗?!
Love looks not with the eyes, but with the mind. ------- 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