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爱心,做公益似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件高大上的事情。诚然,这个社会中有很多的好心人,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其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是,如果从出发点开始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谋取功利,那这样的爱心请离我们远一点。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山村学校,闭塞的交通、恶劣的环境、落后的教育……这一切的标签顺其自然的就被贴在这所学校上。于是,我们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受捐助者,每年来学校献爱心的人也不在少数。
首先,我们要感谢那些来献爱心的人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和捐赠,他们让我们知道,即使贫穷,可是我们不孤单,我们没有被这个社会遗忘和抛弃。去年,我开始通过以前的同学和朋友,开始给孩子们筹集图书。那些日子,我们东奔西跑,竭尽所能,终于,截止到今年五月,共筹集了图书六百多册。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可是,这都是我的朋友们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的。拿到书的那一刻,我激动得泪流满面。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自自己的图书角——萤火虫,名字来源于法布尔的《昆虫记》,“我们都是一只昆虫,而我相信我是一只萤火虫。”我相信我的孩子们也都是一只只发着光的萤火虫。这批书的到来极大的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为了感谢那些好心人,孩子们自发的用了43种字体,给他们不认识的好心人们写了一封感谢信,并请我代他们感谢不知名的爱心人士。
可是,截然相反的情况在我们学校也是存在的。有些团体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有的个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力,都会选择加入“公益”的行列。他们会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捐赠,大多捐赠的物品是某工厂生产的不合格的销售不掉的产品,比如硕大无比的服装,像小船一样的解放鞋……或者他们也会急匆匆的来到学校,进行了所谓的爱心活动,比如来上一趟拉丁舞课,来上一堂音乐课……是的,他们同样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微笑。只是,这笑声也会很快的随着他们四十分钟的短暂教学而告一段落,也最终会随着北去的河风飘散到不知名的角落。
公益,应该从心底出发,然后通过行动表露出来。公益,他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敷衍了事,更不是心血来潮,而应该长期坚持不懈,并付诸行动,方能取得成效。
是的,我们需要帮助,但请不要对我们敷衍,我们要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