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豪鸟
中国历史上,再没有比那鸟更有名的鸟啦!“六艺”第一艺是诗,《诗经》第一句就是它,“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中国人,开蒙第一课念的,就是那只鸟。可时至今日,多数人还没弄明白,那个叫作睢鸠的,究竟是一只什么鸟?
作为中国文化巨擘,孔子同时也是文化杀手。当时他能看到的各类诗有3000多首,孔子如同剪刀手爱德华,嘁哩喀喳一番忙活,删成了311篇,去掉6篇有题目无内容的,只有305篇,这就是后世所称的“诗三百”,也可称作爱德华·孔版《诗经》。中国文化的断层错代是很普遍的现象,据晚于孔子400多年的司马迁自述,他当时还能看到黄帝时代留下的材料,可现如今,黄帝时代完全成了无字传说。
杀完了诗,就该给剩下的诗们排个序。孔夫子是个执着的人,到死他也没忘了自己的出身,反复强调说“丘,殷人也。”他的祖先源自殷商,而商朝的祖先,据说就源自一只鸟,也就是“天命玄鸟”。商朝与东夷同源,同处于一个鸟崇拜的时代,哥俩却不团结,经常举着各自的鸟图腾掐架,象斗鸡一样。商纣王之所以被周武王他们革了命,主要原因就是主力部队被因在了东夷战场,回不了河南救命。据《左传》记载,东方的少皞氏不仅崇拜鸟,连官职都是以鸟来命名的,什么凤鸟、玄鸟、青鸟、丹鸟,这些鸟全是领导。商与东夷在文化上的影响延续至今,比如龙在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其实就是蛇加鸟。美洲的玛雅人崇拜羽蛇“库库尔干神”,这会飞的蛇,与咱们的龙异曲同工,所以有人非把那帮差点让白人杀光的哥们说成是商朝人后裔。
孔子居于曲阜,深受殷商与东夷文化熏陶,自然要以一个最有价值的意象,为爱德华·孔版的《诗经》做个开篇,所以,有这样一只鸟来开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不过,能作为一个千古宏大叙事的开头,此鸟一定不是寻常之鸟,孔子为什么选择睢鸠呢?
二、流氓鸟
西汉时期,儒家垄断了对《诗经》的解释权后,学者们对首篇中睢鸠鸟给出的解释都充满了温情。多数人认为该诗以兴的手法开头,用鸟喻人,讲述了夫妇和谐、生活甜美的乌托邦状态。为了适应这种状态,睢鸠被赋予了这样几种形象:一种是王睢,一种是鱼鹰,一种是金口鹗。在这三者中间,因为鱼鹰嘴长屁股大,经常受雇给人类打野食,不怎么在水洲上出没,第一个被否决出局。金口鄂的尺寸倒是符合诗经中睢鸠的个头,但该鸟过于凶猛,没事就站在高处往水里扎猛子,因此,显然也不可能有闲情逸致至水洲上谈恋爱,所以也OUT了。
王睢是长期通用的说法,按照这种解释,王睢是一种成双入对的水鸟,两口子没事就在水边溜达,公的喊声“关”,母的也接喊一嗓子“关”,如此关关鸣叫,夫唱妇随,亲热得打死也分不开。在这种和谐状态下,王睢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鸟”。这种解释大有杀伤力,因为结过婚的人都知道,夫妇之间只要不是热暴力状态,最大的冷暴力就是不理不睬,漠然置之,连话都懒得说。公鸟母鸟“关关”叫,不仅配合默契,更由此开启儒家完美的夫妇之伦,作为诗经首篇也就实至名归了。如此说来,爱鸟的孔老夫子也可真是有心哪。
不过,王睢之说美则美矣,却只有象征意义,因为谁也说不清这个王睢在现实中是个什么鸟。本来是为了解释睢鸠这种鸟,可弄来弄去,连用来解释的鸟也不知所云了,可见,“君子鸟”的说法大有问题。其实,《关睢》里的那只鸟,根本不是什么“君子鸟”,而是一只不折不扣的“流氓鸟”。
首先,睢鸠这个名字便注定了该鸟上不了大雅之堂。中国训诂的老祖宗《尔雅》里面,就把鸠释为布谷鸟一类的普通鸟,而那个睢字,则彻底暴露了该鸟的本来面目。睢的“且”字旁,根据众所周知的甲骨文可知,就是女人没有男人有的那个东西,现如今那个东西借着网络大行其道-当然,后面要跟上一个“丝”字-可谓出尽了风头。可是,在以前的悠悠岁月里,那个字却只能被代以“鸟”字,自己是不能公然出现的。闻一多研究《关睢》时曾提出鸟与鱼带有男女性交的象征意义,郭沫若则更进一步,直接讲明这里的鸟就是男性生殖器。把这么个东西挂在头上、个头又不大只能列入鸠一类的鸟,还能是什么好鸟?
其次,关睢中的那鸟在水边溜达,接下去的诗文却没有说他与母鸟如何恩爱,面是笔锋一转,弄出一个君子鸟不敢动也不能动、只让流氓鸟动情动心动鸟的窈窕淑女来。从意象与兴的手法上分析,这本来是两个不相干的事物,为什么非要放在这里呢?如果是带老婆到沙洲上旅游的“君子鸟”,与这样的处女自然不可能发生什么关系,如果那样的话,诗经第一篇就没什么下文了,孔老爷子杀了半天,居然保留了这样一首不尴不尬开头的诗,真是咄咄怪事。只有不是君子鸟的鸟,才可能出窈窕淑女发生什么,也才有下面的故事与诗句,从面将孔老爷子的思想表达到底。
最后,窈窕淑女出来后,诗句转入对水荇菜的采摘,而这种水中菜流来流去,一点也不好获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地摘上半天,总也不能圆满如意,不免让采摘的人十分丧气。这样的场景在诗中反复出现,一点也没有夫唱妇随的和谐韵味。采菜采不来,采花呢,照样也采不来。以鸟为象征的哥们日夜盘算着将窈窕淑女拿下,四面出击,却也总是不能如愿,由此影响睡眠质量,导致严惩的失眠。泡妞泡到连觉都不睡了,这象是“君子鸟”干的事吗?
三、鸟吊丝的逆袭
《诗经》中有305篇作品,孔子只对《关睢》一篇作了评价,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老爷子这话可谓意味深长,千百年来人人重复,却没有人能真懂个中况味。原因很简单,当我们把开头那只鸟看作“君子鸟”,那也就不可能出现后来泡妞得手的“乐”,更不会有泡不到手的“哀”,毕竟出轨的鸟不是“君子鸟”。仔细想想,孔老爷子说的“欢乐不过份、失意不伤心”,其实与爱情毫不沾边,这不正是青年人励志时的状态吗?
下面笔者只得让前面一直没有出现的那个字隆重登场。如果把《关睢》作为一个吊丝的励志故事,那么一切矛盾就都迎刃而解了。在这个故事背景下,睢鸠象征的是一个近似“矮矬穷”的毛头小伙,一生下来便注定与高富帅无缘。可是,他也是一个平常的“鸟”,身上有一只正常的“鸟”,出来溜达时看到了白富美也会心动不已,以至于影响睡眠。这哥们玩命地追求白富美女孩,无奈女人心海底针,女人的行动又如风中草,一切都是那么地拿不准、搞不定,比到水里捞荇菜赚外快还麻烦。拿不起也放不下的屌丝只得去跟床板较劲,又是睡不着,又是睡不香,完全成了神经病。后来,随着“咔嚓”一声,不知道宇宙中哪里来的灵光,那鸟居然小宇宙爆发,小哥们瞬间放出了大招,又是弹琴弄瑟,又是敲钟打鼓。渐渐地,音乐,不,其实是文化的力量发挥了作用,窈窕淑女被他打动了。再后来,套用一句流行的童话模板词:他们幸(wu)福(chi)地生活在了一起。
无论是叫作“流氓鸟”,还是叫作穷吊丝,诗经中头一篇的主人公都不会是高富帅。因此,开头的那只鸟,也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腹秧鸡。这种鸟今天生活在湖北一带,因此在两三千年前必然生活在黄河流域,作为水边生存的鸟,它只能随着气候逐渐干燥而南迁。该鸟个头不大,除了有一双比鸠类长一点的大腿之外,外形与鸠类一样傻了巴唧。没事时该鸟喜欢在水边溜达,发情季节,这哥们就跟疯了一样“呱啊-呱啊”叫个不停,四处寻找同类中的白富美,由此又被老百姓取名“苦哇子”。从形状,到习性,再到叫声,只有它,才完全符合《诗经》对于睢鸠的描述。
四、文明鸟
《关睢》是一首青年励志诗无疑,其中也写到了爱情,正所谓“知好色而慕少艾”。这个爱情的发生,是完全动态的,展现了吊丝追女神的成功案例。吊丝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恋爱秘笈,勇敢地拿起了琴瑟与钟鼓,由此脱胎换骨,实现了向高富帅的闪亮变身。
孔老夫子在编定《诗经》时,内心里也一定经历了这样一次变身。他对于文化的进路,基本的判断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胜文的殷商,崇尚鬼神,质朴无文。文胜质的周朝,则是崇尚礼乐,文采焕然。作为殷商后人的孔丘,经过长期的比较与鉴别,只得狠心舍弃祖宗传送了上千年的那一套鬼神之治,大叫一声“吾从周”,改行“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这就象《关睢》中那只“流氓鸟”最终变身为“君子鸟”一样,经历了分裂的阵痛。谁说老爷子守旧?他的创新精神,在当时堪称是空前的,超越了多数同时代人的认知水准。
孔子到死都念念不忘的“郁郁乎文哉”,其核心就是礼乐制度。礼为根本内容,乐为治礼手段。关睢中那只流氓鸟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有了乐,在琴瑟钟鼓的帮助下,穷屌丝都能逆袭女神成功,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有比这更圆满无碍的美事吗?白雪公主就在身边,如果你只凭借浑身力气,靠着做事威猛去死缠烂打,是不会抱得美人归的,可一旦你放低荷尔蒙操弄起音乐来,就有可能顺利求爱,娶到美女,组建幸福家庭。正因孔子是政治家,懂得“榜样的力量的无穷的”,明白治理社会“行不言之教”的艺术,因此,他才选定了《关睢》作为诗经的首篇。
以睢鸠鸟为图腾,孔子成功地树起了礼的大纛,中国的礼乐社会得以建立。好风凭借力。那只被迫把男性生殖器挂在名字上的“流氓鸟“,才与《诗经》一起彪炳史册,成为古往今来中国文化中最知名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