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概述
海门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产业学院背景下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自2022年成功立项以来,一直在我校科研处的精心指导下,由中南学院数学组领衔,携手相关骨干教师共同推进。该课题紧密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背景,秉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严格按照立项申报书的研究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实验研究活动。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现已圆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成功达到立项申报书所设定的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适应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产业学院作为这一变革的重要产物,旨在通过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背景下,中职数学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2.满足产业学院对数学课程的新需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数学在多个产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传授数学知识,还需要注重数学与产业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研究如何在产业学院背景下优化中职数学课程,满足产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落实“三教改革”的具体要求
“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优化教师队伍、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中职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落实“三教改革”具体要求的重要实践。通过改革教师队伍、更新数学课程内容、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与数学课程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响应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与倡导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中南建筑产业学院背景下,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深度挖掘文化课程中所蕴含的潜在的思政元素,将数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中职数学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体系,及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数学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精神,并为其他公共课程及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研究范式及相关制度保障。
三、课题研究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确保研究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题研究中,既注重理论探索,也注重实践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坚持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在课题研究中,既注重创新,也注重传承,既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
4.坚持服务于产业发展。作为产业学院背景下的课题研究,必须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确保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方法、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产业学院背景下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研究准备阶段
文献综述:收集并阅读国内外关于产业学院、三教改革、中职数学课程以及思政教育相关的文献,了解研究背景和现状,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确定研究框架:明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构建研究的整体框架。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用于后续的数据收集。
2.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
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3.方案设计与实施阶段
方案设计: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产业学院背景和“三教改革”理念,设计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方案实施: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设计的方案,进行试点教学,观察教学效果。
4效果评估与反思阶段
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教师反馈等方式,评估思政教学方案的实际效果。
总结研究: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和贡献。对后续研究进行规划和展望,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和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采用文献研究、调研研究、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信息资料,搜集、阅读大量的国内外论文、专著、期刊文章,以及建筑产业学院行业标准、数学教学标准,获得相关资料之后进行分析对标研究。
调查研究法:运用问卷、访谈、走访等多种形式, 深入了解我国中职院校数学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其痛点及难点,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行动研究法:针对我国中职数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问题,以中南建筑产业学院数学课程为例,研究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并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经验总结法:根据中南建筑产业学院数学课程思政的三教改革实践和数学课程思政实践的实际情况,寻找其中的内在规律和宝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最终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典型方案及案例。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申报阶段,2022年3—2022年5月
搭建课题组:首先,需要组建一个由相关领域专家、教师、研究人员等组成的课题组。课题组的成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便能够全面、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1.学习领会文件及通知精神
课题组成员需要全面学习和领会相关的文件和通知精神,例如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文件、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文件等。通过学习,成员们可以明确研究的大方向和基本要求。
2.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目标
在深入学习和理解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课题组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思路和目标。这包括研究的主要问题、预期成果、研究方法等。
3.编制课题申报书
为了获得研究项目的批准,课题组需要编写详细的课题申报书。申报书应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与步骤、预期成果等方面的内容。此外,申报书还需说明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以及预期的社会效益和学术价值。
4.内部讨论与审查
在完成初步的申报书编制后,课题组内部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审查。通过集思广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申报书,确保其质量和完整性。
5.提交与评审
经过内部审查后,课题组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相关部门提交课题申报书,并准备接受外部专家的评审和鉴定。
这一阶段的工作至关重要,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明确研究内容、思路和目标,以及完善申报书,课题组能够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获得批准的可能性。同时,这一阶段也有助于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第二阶段:全面研究阶段,2022年6月—2023年2月
分解研究任务,根据研究目标逐项进行,并做好研究过程的动态管理,确保研究工作按照预期进度计划顺利进行。
1.深度挖掘文化课程中所蕴含的潜在的思政元素。
2.将数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中职数学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体系。
3.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数学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其他公共课程及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研究范式及相关制度保障。
4.组建由教育专家、中职教师、课程开发者等组成的多元化研究团队,共同开展课题研究。
5.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6.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汇报研究进展和交流研究成果。
7.按照研究方法的要求,系统地收集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阶段, 2023年3—2023年12月
把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学院数学课程开展实践,寻找内在规律,进行理论提升,完善丰富研究成果。
1.教材改革:将数学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形成思政化教材,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2.教师改革: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思政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程中,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3.教法改革: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4.产业学院背景分析:在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深入分析产业学院的背景特点,与产业实际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5.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在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深入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24年1月—2024年4月
总结研究经验、凝练研究成果,完善相关报告和论文,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阶段成果形式:课题相关论文、结题报告等。
第三部分 课题研究的成果
《产业学院背景下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了一套完整的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通过教材改革、教师改革和教法改革,课题组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产业学院的特点和“三教改革”的要求,对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构建,形成了具有思政特色的数学教材,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该体系还注重教师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提高了中职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通过在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课题组成功地提高了中职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政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促进了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在产业学院背景下,课题组将数学课程与产业实际相结合,通过引入产业案例、产业数据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产业的认知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丰富了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对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深入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六、推广了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果和应用
课题组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积极推广了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果和应用。该研究成果为中职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促进了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七、主要物化成果
一年来,本课题已完成的主要物化成果主要有:
(1)宋雅玲撰写了本课题研究的论文:《“三教”改革背景下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
(2)宋雅玲开设海门区2节公开课
(3)施黎华开设海门区3节公开课
(4)宋雅玲、施黎华参加南通市教学大赛获三等奖
第四部分 对课题实践研究的思考
一、实践研究的思考
针对课题《产业学院背景下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实践研究,以下是一些深入思考:
1.深化产业学院背景下的教学实践
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强调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数学课程如何更好地融入产业元素,使其既满足学科知识的需求,又能体现产业的实际需求,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三教改革”的落实与挑战
所谓“三教改革”,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在产业学院的背景下,这三者如何与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相结合,既保证数学知识的传授,又能体现思政教育的内涵,是实践研究中需要面对的挑战。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实施
课题中提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认知特点。如何在中职数学课程中实现这一点,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是实践研究中需要探索的方向。
4.产业学院背景下思政教学的创新
在产业学院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中职数学课程中,使其既具有学科特色,又能体现思政教育的价值,是实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在进行课题《产业学院背景下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对接不足
尽管课题强调产业学院背景,但在实际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往往未能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体会到数学知识在职业中的应用,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
在“三教改革”的推动下,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当有所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3.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个别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兴趣不高等原因,参与度不高。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增加了教学难度。
4.教育与数学课程融合不够深入
尽管课题强调思政教育与数学课程的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未能充分考虑到思政元素与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三、下阶段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一)创新思路
课题《产业学院背景下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可以探索以下创新思路:
1.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
探索与更多产业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企业的实际需求更直接地融入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尝试引入企业导师制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来自产业一线的专家和实践经验。
2.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创建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引入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PBL)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拓展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
结合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元素,使思政教育更加自然、有机地融入数学教学中。
探索多样化的思政教育形式,如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社会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政教育的价值。
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
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创新能力、思政素养等方面。
构建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教学检查、学生评价等方式,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创新举措
在课题《产业学院背景下基于“三教改革”的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下一阶段研究中,可以探索以下创新举措:
1.建立校企联动的课程开发机制
加强与产业界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开发符合产业需求的数学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
引入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提供行业前沿知识和实践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实施“三教”协同育人模式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师能够胜任产业学院背景下的教学任务。
推动教材内容的更新与优化,将最新的产业知识和技术成果融入教材中,使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
实施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部分 总 结
本课题旨在产业学院背景下,基于“三教改革”的理念,深入探索中职数学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实践与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为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深化了“三教改革”在中职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我们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优化教材内容,使其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实现了数学课程与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
我们深入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价值引领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设计具有产业特色的思政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产业情境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其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数学课程的内容,也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创新了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了教学效果
在“三教改革”的推动下,我们积极探索并实践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这些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构建了评价与反馈机制,保障了教学质量
我们建立了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同时,我们建立了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教学检查、学生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教学质量,为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