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个小坏蛋,时不是的要捣蛋
昨晚凌晨,我在小区外的长椅上,做了半个小时,为了平复刚刚打了孩子的心情。
周日和老婆带孩子去商场玩,我们家的五仁连打了5,6个小朋友。不得不结束他玩的计划。
五仁最近成了大家常说的熊孩子。
晚上回家来后闹得厉害,又开始打我和五仁他妈,出手还挺狠,打得他妈眼冒金星,说教没有用,最后我还是选择足够痛的打了五仁,告诉他欺负别人是会受到惩罚的。
五仁挨打之后,不停的指着我,说我是坏人。
后来五仁哭完后,不久就睡着了。
而我在想,管教小孩这事,是场持久战,是不是所有家长就是这样慢慢的让自己变狠心了?
当每一天的忙碌让你无暇休息
想着这一天的事情,岳父岳母和我爸妈换班看孩子,电梯坏了还要搬东西,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和家里人一起在外面吃饭,疲劳但是又不得不开2个小时的车,给孩子洗澡,然后洗衣服,刷鞋,折腾到半夜。
不仅仅是我,我的家人也是一样忙碌。
而我还在想着,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完成,该看的教学录像还没有看,PPT还没有做完。公司里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任务,让人感觉这个世界总在和你出难题似的。
但我知道,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一切,并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生活教会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看待这一切。
首先是生活,然后才是工作
这时候随手翻到一篇文章,写咪蒙怎么离婚的。看了些或褒或贬的评论。到底是咪蒙因为工作忽视了这段感情,还是咪蒙的老公让生活失去了激情?其实谁又能说的清楚?
我们不过是长着成年人外表的小孩子,习惯别人永远为自己能多做一些,而自己尽量做些自己熟悉的事情。
而通常我们认为,我们自己付出的更多一些。
尤其是在经济上为家庭贡献更多的人。
但是,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实现自我吗?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难道不是先有生活,才有安心的工作吗?
突然想起来,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讲到最基本的七项原则背后,在我看来,就是平衡。
平衡不断被打破,然后你要试着努力让他重新回到平衡。因为只有平衡让你会感到舒服。
生活和工作需要和解,自己和自己也需要
可能我说的不一定对,但是代表我的看法,在追求工作成功的过程中,咪蒙失去了这个平衡,尤其是失去了心灵的平衡。
用自己还没有能力承担的责任折磨自己,用工作成功替代生活成功,用欲望的邪念代替爱的正念,又加上所谓朋友的煽风点火,所以自己认为自己很对的情况下,失去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
关键对话中3种典型心态
老师讲过一门课,叫关键对话。
我还记得在描述当事人心理的时候,总结了三种典型心态。它们是:
他最坏
我受害
我无奈
一切问题都是别人的,因为别人是坏人。
我是那个受害者,所以我是无辜的。
因为别人的问题,我不得不那么做。
你用这个总结去再看那篇文章,感受会不一样。
积极面对,知彼解已
我们很多情况之下,只能做有限度的选择,争取做到最好也是一种策略最优的选择。
生活,家庭,家人,爱人,都是我们的必选项。
而工作不是,只是我们为了更好生活的一种途径或方式。
爱在心,坎坷也是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