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更新观念,相当于更新操作系统。
只有保持操作系统是最新的,才能进一步提升硬件间的兼容性,同时发挥各种应用程序的最大效用。
今天的社会发展速度,远胜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再加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爆炸。人的肉身被裹挟其中,不由自主飞速前进。但如果学习能力跟不上,观念得不到更新换代,用老办法应对新形势,以旧认知解决新问题,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成为苟延残喘的活死人。
然而,在实践层面,或者说在方法论上,我们很容易陷入另一个误区:每天一睁开眼睛,各种新信息、新知识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无限的信息容量和有限的阅读学习时间产生巨大的冲突,我们很容易陷入焦虑,觉得知识多得学不过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对自己的成长产生潜在的重大影响的知识点。
于是,我们饥不择食,不加选择,一边不停地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一边像收集食物准备越冬的松鼠一样,各种收藏同步。于是,看似我们读了很多东西,却往往是阅而不读,读而不思,根本没有有效输入。在云笔记里收藏的各类知识积压成山,却很少再回过头去细细阅读整理。
于是,狗熊掰棒子的笑话成为现实,看起来那么用功那么好学,却最终两手空空。
02
聪明的人开始意识到,信息爆炸不等于知识爆炸,知识从来不会爆炸,爆炸的是垃圾。真正的知识,生产成本和周期都很高,不会那么容易被生产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有用的,自己用得上的知识,少得可怜。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成框架,有系统地去学习,去理解,去整合,从输入到输出,从理论到实践。
搭建知识体系,并不是个新概念。我们最早接触,是在学生时代。
通过接受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通识教育,搭建起最基础的知识体系,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应试教育下,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不二法宝。虽然大多数人都在埋头苦学,一次考试下来,还是能明显地区分出学霸和学渣来。
许多人会把差距归结为智力因素,认为学霸天生脑子聪明,智商高。但实际上,除了极个别的天才,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平均水平。
除去智力因素和用功程度的微小差别,真正的差距在于,学霸能够正确地、独立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人家能清楚地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使用这个概念时,边界在哪里,要符合什么条件,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
正因为学霸学透了概念,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看起来更轻松,在考试时,面对具体问题,能够正确地判断题目在考察哪个概念,要运用哪个公式。而学渣们只会迷迷糊糊地套公式碰运气,答对了欢呼雀跃,答错了也不明所以。
03
离开学校后,这样的差距仍然存在,而且越来越明显。
我们经常看到,在社交平台上,人们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除了只会谩骂攻击的网络喷子,剩下的多数人,连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就洋洋洒洒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完全牛头不对马嘴。
生活中,不少人听到一个新名词、新概念,拿过来就用,写进自己的文章里,或者动辄挂在嘴边,高谈阔论,侃侃而谈。但如果你去问他这个名词最基本的概念,马上张口结舌,顾左右而言他。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连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不明白,或者没有准确的定义,那么,正确的思考又从何谈起呢?
定义不准确,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认知似是而非,进而做出自以为是的判断,采取莫名其妙的行动,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这才是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所在。
由此可见,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本,是架构知识体系的基石,是有效更新观念的基础。
改变,从死磕概念开始。
图片作者:Comfreak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