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环:让鲁隐公死于非命的坑究竟是谁挖的?
鲁隐公是鲁惠公的儿子,鲁桓公的异母长兄。据《春秋公羊传》的说法,鲁惠公死的时候,“幼而贵,隐长而卑”,于是鲁隐公暂代国君摄政共十一年,直至被公子翚弑杀。隐,是谥号,“不尸其位曰隐”,鲁隐公是一个不终其位、没有出丧的死无葬所之君。然而孔子的《春秋》为何单选鲁隐公元年作为鲁国国史开篇?沿着春秋笔法思之,难免让人细思恐极。
鲁国是周武王给弟弟周公旦的封地,原本就有周公辅佐幼主周成王的先例,鲁隐公代幼弟摄政原本并无不妥,在位期间内政外交显示他还蛮亲民的,不顾大臣反对跑到海边去鼓励渔民打渔,性情宽厚与睦邻友好。并且在菟裘盖了房子,表示等幼弟成年即让位,自己去菟裘养老。这样的鲁隐公不能得善终,真是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史记▪鲁周公世家》跟《春秋左传》是这样说的:鲁隐公十一年,公子翚先跟鲁隐公提议,可以替他杀掉已经成年的公子允,即后来的鲁桓公,维持鲁隐公事实国君的现状,公子翚自己则要做太宰,被鲁隐公当场拒绝。公子翚怕日后公子允即位,知道此事对自己不利,于是又去找公子允,把自己之前的提议反说成是隐公的意思,自请为公子允去杀隐公,公子允同意了。鲁隐公定期会去祭神,之后会固定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这一年公子翚就趁隐公去祭拜时把他杀了,鲁桓公即位,却把蒍氏当替罪羊治了弑君之罪。
这位表面上主导了整个事件的公子翚是何许人?在东周列国早期的故事里面,公子翚都是代表鲁国出镜。先是鲁隐公四年,郑国兄杀弟、卫国弟杀兄,宋国也在闹兄弟争位,“乱臣贼子”的帽子满天飞,于是卫、宋要会盟陈、蔡、鲁一起伐郑,“鲁国大权在公子翚手中,只要他答应即可出兵”;到了鲁隐公十年,郑国反过来会盟齐、鲁、许国一同伐宋,说服公子翚亲自带兵,替鲁国得回两座城池;及至鲁桓公三年,公子翚曾去齐国替鲁桓公迎娶齐侯女文姜为夫人,之后就名不见经传了。已经达到“乱臣贼子”标准却没有获得这项称号的他似乎是得以善终。
事件的最大受益者鲁桓公貌似仅只顺水推舟,实则是个心机boy,幕后推动事件发展的关键人物应该是他才对。做了十一年的冷眼旁观者,此时的公子允对鲁隐公的朝政时局早已洞若观火,该如何自处也是了然于胸。单看公子翚在鲁隐公一朝绝对是掌兵的权臣,在鲁桓公早期威势不倒,但娶亲之后便再未出现,数次用兵都是鲁桓公亲力亲为,公子翚的淡出原本就是鲁桓公的刻意安排也未可知。只是对人畜无害的鲁隐公,下手未免太狠了些,而鲁隐公一支的后人也就此隐没了。想来正是因为一心要诛杀鲁隐公的人是后来的正牌国君,《春秋》要为尊者讳,对枉死的鲁隐公又心怀不忍,才如此以示褒贬。
鲁隐公的面目是模糊不清的。说是摄政,但已是事实国君;也许确实有打算让位,但公子允已经成年却没有让其心安的安抚动作;公子翚表明了那样危险的意图之后立即反对,却既无力约束其野心、又无力保护自己。作为受害者,悲催的似乎都没得到更多同情,也没有人为他鸣一声不平。也许就如同一介匹夫身怀重金却无力自保这本身就是罪过一样,徒为王子贪恋国君权位却无力经营也是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