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包里始终放着一本梁文道写的小册子《我读》,闲暇的时候利用所有的时间读完,多在等车的时候翻阅,文章是小品文,因为是梁先生整理的《开卷八分钟》,所以篇幅都不长,但也包罗万象了,无所不有了。
知道梁文道之前是先知道梨花体的赵丽华,看过梁文道和赵丽华谈过话的视频,我这个人一般对名字很敏感,所以梁文道被我无意的记住了,恰巧公司图书管理员向我介绍新进的图书,我毫不迟疑的选中了梁的这个小册子,读着便觉已经是相识的朋友了,又加之与梁文道是同龄的人,就更加的留意他的文字了。
梁将凤凰卫视这个读书节目汇集成这个小册子,对读者来说多少起了导航的作用,因为他的娓娓道来平易随和,通俗易懂,与很多的熟悉的陌生的作者就在这里相会,如同参加聚会会餐一样酣畅开心起来。
书里有这样的文字: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是孤独的,尤其是读书人孤灯清影、霜打寒衣,最渴望被认可的时候,往往是最寂寞冷清的时候。我尚未达到寂寞冷清的时候,只是有了文字的相伴,在我心境孤独的时候,往往在文字中打磨时光。
全书共43篇文章讲了41本书,短小经典,易读易解,编辑说编辑此书,是想让更多的年青人爱上读书,并在“道长”的引导下找到读书的方法,而关于方法我一直是渴求的,因为我自己属于晚熟和后知后觉的人,更是需要用别人的方法指点一二了,倘若读完此书,我果真的找到了读书的方法,我倒要深深地感谢编辑的良苦用心。
梁文道说: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 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种或许是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这是一个很伟大也很卑微的欲望,关于这个欲望在读书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了。所以被我忽视,但经过这一提起,还真觉得自己既伟大又是卑微的思想总存在那。
书上说读书读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的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是啊!在浩瀚的书海中,我们穷其一生也读不尽天下的书,我只好读我喜欢的书,读我愿意读的书,也确实觉得自己更宽容的了解这个世界了,但对于世界的复杂我并不在意,原因就是我是比较简单的人。
全书的章节也很有意思,首先是为什么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然后是读书这件事、文艺进行时、思想杂草、万象、知客,这五个很有趣的专栏,我喜欢这样的概括,因为它凝聚了作者的一番良苦用心,为你在简短的文字中体会到深刻,并在读的过程中有了目的性和系统性还有了选择性,很好!
今天全部读完,小小的一本小品文为我打开了一个大世界,我看到了过往看到了作者澎湃的心,也了解更多我不知道的领域的知识,我深深地感谢编辑和作者!
摘录:
“如今在我们这个时代,要娱乐有太多的选择,而一个人居然跑去看书,表明他不只是抱着娱乐的目的,更是想提升自己。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种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自己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看的时候,你能够体会他那种又卑微又伟大的欲望吗?作为一个读书人,为什么不能欣赏他们呢?”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决不能读太多励志的书籍,读励志书籍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因为此后你会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遇失败也会视为一时的困惑。这样的人其实很可怕。”
“最妙的是你坐牢之后就不用再担心生活费用的问题了,有国家养着你。换言之,某种程度上你像是加入了作协,有政府给水给米,你在里头专心写作,不过前提是你坐牢的时候犯的问题不是太大,不是连写作的纸笔都不给你的情况。如此说来,狱中创作的确是作家们可以考虑到的出路之一。”
“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你没有权利把你的那一套理想的人生境界强加到我身上,我也不能强迫你跟我过酒池肉林的生活,因为没有任何人掌握真理,没有任何人有把握确定世界上哪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完美的,是绝对真实的。因此我们应该开放,让人人都有自由思考的能力,让各种各样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共存且彼此宽容,这样我们便能彼此参考。”
“有时候看电视上一些大学者说话,他们说‘这件事的可操作性就很低了’,如果用纯正的中文,说‘这件事不好操作’就行了,不需要讲个‘可操作性’。有时候听不清楚,我以为他讲的是可操性。”
“知识不是中性的。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有不同的人体现、构想甚至描述出来的时候是不同的,那些知识无法离开人和人的身体独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