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中,我们用了其中一节课的时间去学校美术馆参观了井冈山实践活动成果展”,这次展览让我受益匪浅,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在众多照片中,我更喜欢以竹林为背景的几张照片,看着这些翠绿翠绿的竹子,我联想到了袁鹰的《井冈山翠竹》这篇文章,文章一开篇就赋予了井冈山毛竹光辉的形象:“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好似埋伏在深坳时的奇兵”;而结尾也是作者饱含革命激情“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
井冈山毛竹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象征,他们是“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
在众多的绿色植物,余独爱竹。
我从小就对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偏爱,一种超乎寻常的爱。青青翠竹,亭亭玉立。它浑身流动着生命的绿色,一年四季总是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绿色,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初春,沉睡的竹子在地下冒出脑袋,睁开眼睛。在春风的抚摸,春雨的滋润下,努力吸收营养,以资备秋冬用。仲夏,在太阳暴晒下,人们都在阴凉处庇荫,可是竹子并没有屈服。它在阳光的照耀下,它越来越苍翠,仿佛是在享受着阳光。深秋,万物在瑟瑟的秋风中吹拂着并都开始凋零,光秃秃的树枝上只剩下了果实。而竹子依然葱翠,在一片枯黄中,显得格外耀眼。隆冬,户外是一片苍白,但竹子不惧严寒,临风傲雪,宁折不弯,不屈不挠……它们饱经风霜而又瘦弱的身躯依然是本色不改。
郑板桥曾用诗句称赞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形容竹子像岩石般坚强;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一说也道出了竹与人密不可分的关系。
翠竹它浑身是宝:嫩嫩的竹笋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翠绿的竹叶即是大熊猫的美味食物又是人们用来做扇子的好材料,竹皮被削成竹条,用来编织成各种各样坚固而耐用的竹器、精美的工艺品……
竹子在风雨中不低头的精神使我敬佩,我们也应该学习竹子的这种精神——在命运中不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