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了一个老面馆吃面的时候,中间遇到一个老人在跟服务员争执。老人说:“我不会用二维码,我看不清也搞不懂,我在你们这里吃了大半辈子的面了,今天就不能用现钱买碗面条?”
服务员说:“你不扫码点单,我们系统里面就没有,厨房就没法出菜的。”
我仔细了解一下,也怪不得服务员。老面馆是刚刚搞完装修,又上了这么一个点单系统。但不知道怎么采购的,这套系统做得很是呆板,没有特殊情况处理流程。订单不入系统,账目就乱了。而作为服务员谁也不愿意做多余的事情,这个实在有点感叹。
最后是我用手机才帮老人点上的。
老人跟我说:“以后我可能不会再来了,实在用不了现在的手机,学不会啊。”吃了一辈子老面馆的面,因为不会用这些“高科技”就不得不告别熟悉的口味,听着有点感伤。
我知道他去哪里都是一样的结果。他好像被整个科技社会抛弃了,也许几十年后的我也会如此。我们那时候面临的也许不是二维码了,但可能是更新更陌生的东西。
又想起现在的医院,医生开出药方,直接现场打印小票,你只要扫一下二维码付款,就能直接去药房拿药了。而我也看到不少老人依旧选择去大厅排着长长的队伍去缴费。科技带来的便利,全部都与他们无缘。
你也许会质问他们,学习一下手机支付有这么难吗?
其实,问题不仅仅在于支付的那一个操作步骤。比如我的老父亲,我给他买了新手机,绑定流量套餐,又好不容易教会他使用微信聊天,扫码,但是到了绑定银行卡环节,他又死活不肯了。理由是,觉得不安全,新闻里面都说骗子随便就能把你的钱从手机里面拿走。
操作可以学,观念问题很难转过弯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维定式。我们敢说,自己老了以后,会无条件接受,会相信未来出现的任何新事物吗?
所以我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保留传统支付手段,保留现金交易,并不是一种落后,而是一种必要,更是一种人文关怀!有了这些,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进步和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