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核的喷泉在金色阳光的铺洒下又架起了一道彩虹,无论晴雨,都只适合想念了吧。每年一次的年终总结,留作长大了( lao le)以后回忆~
2017,最开心的事,没有之一
说起2017年最开心的事,那就是成为了一名博士生,因为这是我人生规划中的一部分。一直感觉在学业上,自己还算顺利,虽然高中不十分优秀,无论多努力,也还是原地踏步,抑郁过,也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但好像从没放弃过;在爸爸妈妈都不对我抱希望,只想让我读个二本的时候,我还是觉得 “二本?不至于吧?” 。感觉自己的性子里一直都有种执拗,越是不被相信,越是想证明自己。于是,阴差阳错到了郑大,倒是让爸妈觉得意外了,然而从此与最初的理想擦肩而过了,不幸被调剂让我陷入了苦恼,因为曾经说过许多次“我想成为白衣天使”。脑海中想起导师说过的,做好一件事,不一定完全靠兴趣,也有不得不去做的理由。不得不去做,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就算还不够喜欢和热爱,缺少天赋,也不能让自己堕落。研究生选定导师和方向后,开始真正产生了兴趣,我觉得要是能让理论用于实践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啊,所以,当在学术会议上见到paper中的牛人时,我两眼开始放光,少女心开始泛滥,崇拜他们年纪轻轻就有大的成就,思考既有深度又有连贯性。虽然活跃的女学者少得可怜,还是很希望自己将来能在分享学术中享受学术。作为初来乍到的科研汪,满满好奇心,满满崇拜感,也抱着满满的希望,也希望科研带给我的感觉永远是这么纯洁~
DAD
爸爸是个严肃而严厉的人,贯穿在我整个的记忆里。六七岁的时候,与我常相伴的就是一摞一摞的田字格本。像妈妈囤白菜那样,他为我囤了好多好多,忘记到底有多少了,反正记忆里自上小学前,我的田字格本好像永远用不完。爸爸常常在外地工作,但他回来必然要检查我练的字,我得到的也常常不是夸奖。更小一点的时候,他教我认表,每天准时晚饭后开始,感觉那段时间真是如噩梦般,我常常因为认不对时间被凶,哭得昏天黑地,甚至我开始觉得我是被捡来的......从此小时候怕极了爸爸,竟然更希望他多多去上班,少回家休息。后来的后来,初中时参加硬笔书法比赛得了一等奖,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拿着荣誉证书和奖品MP3(那时候得到的最贵重的奖品)时,我明白小时候被爸爸严格要求竟是一段如此宝贵的经历,写好字不仅是对文化的尊重,也是一个人的门面,现在看来,爸爸的严厉管教磨练了我的心智,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我受益颇多,有主见和果断,多半是继承了爸爸的基因吧。也许是小时候的这些“不开心的经历”,使得我也变成了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现在的我更希望他能多多在家休息,因为我已平安长大,虽然他脾气不够好,虽然我依然还是很少和他交流。
MOM
感恩节的时候我给娘亲发了一条微信,“感恩我们成为母女”,其实我想说下辈子还是我做妈你做女儿吧,哈哈。这种心情真的不是玩笑。可能随着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经历的人事越来越多,获得的思考越来越多吧,我时常会觉得她的言行不合时宜,有时候非常不认同她的一些想法,或是守旧,或是偏激。我觉得小时候的我还是很受毒害吧,至少过早地让我感觉到社会不好的一面,但从另一方面讲,小时候妈妈的嘱咐让我多了一份警惕,对身在异乡的我来说是十分受益的,它让我始终保持一个观念:我们要善良真诚务实,但要多一分原则,起码不要被骗而受损。现在离家的日子越来越多,越发觉得应该多回回家,即便我什么都不干,她为我包一顿包子,煮份鸡肝,她也觉得是满足的,至少弥补了在外吃不好的惨状。然而,事实是,在学校吃的越来越胖,去年的口罩都戴不上了。
Younger Brother
感谢爸爸妈妈让我不是一个人,能有一个亲手足随时给我分享他的故事,他的烦恼,让我帮他出主意,鼓励他,安慰他,做老大的过程是幸福和自豪的。世间,有一个人,和自己血脉相连,我希望他活得开心一点,不要给自己压力那么大,希望他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希望他抵得住诱惑,希望他一切都好,哪怕牺牲我自己。做老大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过程,因为是老大,我也要努力变优秀成为他的榜样,我要有沉着冷静思考问题,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爱我的男神弟弟,么么么~
“距离产生了美的记忆,但是没有产生彼此的深爱”
每当看到现在的小孩子被爷爷奶奶带着在外面玩耍,不管他们多么调皮,隔代人的眼睛从未在他们身上离开过;或者看到他们享受着来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部的呵护,都让我感到深深地羡慕。
我的姥姥姥爷是活在我的记忆里的,是美好的记忆,以后也是,永远也是。那个闭塞而遥远的山村,天空总是那么蓝,好似一幅油画;空气总那么干净,清新得仿佛洋溢着薄荷香。夏天的夜晚,星星居然可以有那么多,是我在城市里看不到的繁星点点......初中的那个暑假,有着我对那里最初的记忆。还记得辗转多次,从没坐过那么久的长途汽车让我感到眩晕,好不容易到了那个小山村,周围陌生感带来的恐惧让我顿时清醒了好多。对,就是恐惧,包括蹒跚而来的姥姥,不曾见过面的表哥表姐们,热情的家狗,还有他们让我听不懂的方言版嘘寒问暖......实践证明,我对语言是没有什么天赋的,依旧听不太懂,根本学不会。那个暑假里,跟一路之隔的舅舅家接触挺多的,每天跟着舅舅家的表姐们去放牛,一路上总有吸引我的东西,那头固执的牛,看不惯我走在它前面,总用脑袋怼我。有一种药材,生长在山里,外形像蘑菇,但是脆弱的很,稍微一碰,就会有像灰烬一样的东西脱落下来,而这个像灰烬一样的物质表姐告诉我说是可以敷在伤口处促进其愈合的。有一日,我终于也采到这样一朵“蘑菇”,好开心。表哥呢,我们年龄相差不多,他总是羞于跟我单独相处,青春期作祟,我当时居然能够理解。和表哥表姐们去挖河蚌,虽然煮出来难吃至极,但是对我来说真是新鲜有趣,在他们的指导下,竟然可以百挖百中......怀念那段日子,单纯而无忧无虑。如今我们长大了,懂事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倒也渐行渐远了。
妈妈常常教育我一定记得孝敬姥姥,1992年秋天,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是姥姥大老远跑来照顾我和妈妈,直到我满月,那段时间正是农村忙时,家事还一堆,她也没办法走开。暑假那个时候,姥姥还种植有一大片苹果园,我也常跟着她去苹果园玩耍,说是去帮忙,她却并不用我,顺手摘个大红富士果往袖管上擦擦就递给了我,我就跑去一边玩了。有一颗果树估计是生病了吧,结的满树的小苹果只有杏儿一样大,却个个红彤彤的,好可爱,我激动地踮脚去摘,惹得姥姥不停地说我傻。物以稀为贵,我就是觉得袖珍小果子可爱嘛......苹果园里除了苹果,还有花生,青椒,葡萄,桃树。新鲜的青椒炒出来刺激我味蕾的一刻,我就深深记住了这个再也没有尝过的叫做“纯天然”的味道。原来,城市里的蔬菜还是那么得不新鲜啊......姥姥姥爷话都不太多,尤其是姥爷,缄默缄默还是缄默,记得姑姥姥去世时,他从山东赶来,见他妹妹最后一面,他拿着我的稿纸一遍遍地想给他的妹妹写传记,撕了一张又一张,这个沉默的老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压抑着内心的复杂与痛苦,最终也没有写成完整的传记。如今,姥爷与死神已经搏斗过几次了,头脑也不能时时刻刻清醒了。还记得大二那唯一一次我和他的简短对话,那时候他已经不很清醒了,妈妈做我们之间的翻译(真尴尬)。做了一辈子村支书,却没有利用职务便利去谋私利,这是真的两袖清风吧。 一生说短也短,做不了几件轰轰烈烈的事能让人记住,甚至可能连一件也做不好。
这段定格在记忆里的美好,多想让他不因时间和距离而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