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洗衣服。晴天,她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她担心小女儿的洗的衣服晒不干。
于是,老太太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人跟她说:老太太,您啊!真有福气!不管晴天雨天,都能沾光。晴天的时候,小女儿的洗衣店生意顺利;雨天,大女儿的雨伞店生意兴隆。
这样一说,老太太觉得很舒服,每天都可以开开心心的!
很多事情都跟老太太的情况一样,总会有正反两面,调整心态、换个角度,就没什么想不开的了。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比如:谦虚、居安思危和节俭等等。
当别人称赞我们时,我们马上谦虚地表示:没有没有,指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当孩子考试拿到好成绩、心情很好的时候,父母总会提醒他们,不要骄傲自满。
当一些年轻人追求自我实现、享受生活时,内心多少会觉得些愧疚,怕是又少存了点钱。
民族性的自谦、吝于褒奖,造成我们缺乏信心、不敢对自己好一点、不敢让自己太快乐!
但追求快乐、愉悦、感动、自信,是人的本能,就跟肚子饿了要吃东西一样。
而这种本能,在华人的历史发展中,被传统观念、儒家思想克制住了。
正向心理学之父马汀·塞利格曼博士曾提出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意思是人在成长环境中所养成的悲观主义,而这种悲观会导致一个人容易被忧郁和疾病困扰,很难找到快乐。
若想要获得真实的快乐,就需要克服这种习得性无助,刻意训练正向思考的能力和乐观开朗的心态。
在此先说明一下,快乐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可以吃吃吃、买买买、玩玩玩。但其实真实的快乐,不只有这样。
马汀·塞利格曼博士的研究发现:快乐有三个成分:❶享乐、❷参与和❸意义。
享乐是吃买玩、参与是投入去做一件事、意义则是指个人的价值和人生目标。且三者的难度和给人的满足感是呈递增的关系。
认识了快乐的本质,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才可以让自己更快乐呢?
在这里分享一位从事终身学习的老师传授给的人生满意八法:
㈠ 数数你的幸福
记录让你觉得幸福的人和事,哪怕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㈡ 日行一善
施比受更有福。
㈢ 品尝人生的喜悦
珍惜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和小确幸。
㈣ 向恩人致谢
感谢生命中的贵人们。
㈤ 学会宽恕
放下愤怒和憎恨,可以得到内心的平静。
㈥ 花点时间和精力陪亲友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生活更精彩。
㈦ 照顾身体
运动、养生,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本钱去探索更多美好的事物。
㈧ 设法处理压力和困难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的。只是问题若一直没解决,终究还是会烂在那里。所以,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
最后的最后,想要获得真实的快乐,还有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秘诀:
那就是【微笑】,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开心了就大笑。不开心时,笑一笑,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
祝愿大家都能快快乐乐地笑口常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