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贞节牌坊呢?贞节牌坊特指为了表彰封建女性对自己的丈夫忠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而建立的牌坊。这种忠贞不渝付出的代价可谓惨重,有的是一生守寡的凄凉,有的甚至是自杀殉葬。
以前经常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读到过贞节牌坊一说,一直以为它可能就是个虚无的存在,不过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对女性的一种道德禁锢。可我真的没想到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就存在这样的东西。
自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开放以来,平型关村以及平型关关口便依托着这种声势修缮开来。在平型关村南北大街的北端,就在北门旁边赫然立着一座牌坊,其形状好像旧时大户人家带门楼的墓碑,碑上刻的字还清晰可辨。只是在修缮过程中也许是为了让游人更容易理解吧,它旁边又立了一块广告栏似的牌子,把碑上的内容解释了一遍。
其实几年前平型关村的修缮工程还没有动工的时候,在一次闲逛的过程中,我就注意到了这个牌坊。只是当时好奇的我正准备凑近看看上面到底写的什么,就被老公制止了,他说那有啥看头。被他那么一说,我还以为是谁家的墓碑,怕有什么忌讳,就远远地绕开了。
这一次仔细审视它是因了旁边广告牌上的介绍:牌坊高1.7米,宽0.8米。此牌坊为纪念王瑹把总的继配张氏所建。张氏18岁嫁于王瑹,咸丰三年(1853年),王瑹在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任上去世,时年张氏21岁,育有一子,姑叔不敬,家道艰辛,张氏守节六十一载,孝敬公婆,善待邻里,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并考取功名。其后人立牌坊以颂扬其贞节,弘扬其美德。
在汉语介绍的下面还煞有介事地列着英语和韩语的介绍。
以现在的道德观来看,二十一岁守寡,还是继配(原配死后续娶的妻子),小姑子小叔子不尊重她,家庭还穷,以上无论拿出哪一条考虑,都不值得她从大好的青春年华开始就耗费六十一年在这一棵树上吊死。可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据说历史上第一面贞洁牌坊是秦始皇立的,而这面贞洁牌坊的主人是巴邑女商人清。这位女商人在丈夫死后坚持不改嫁,自己经营丹砂事业,打造出了一个丹砂帝国。
秦始皇有感于这位寡妇的忠贞气节,为其构筑怀清台,还允许其拥有私人武装,更是邀请其到咸阳养老,可谓是殊荣。
秦始皇给寡妇清立的牌坊,与其说是贞洁牌坊,更不如说是一座奖励功劳、褒奖事迹的牌坊,它突出的重点是女性在没有依托男性的情况下独立生存甚至靠着自己的双手为国家创造财富,这是一种气节,所以重点是在“节”。
只是秦始皇或许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朝代更迭他为了褒奖寡妇清以财卫国而造的牌坊其重心慢慢偏移了,由节到了贞。曾经的贞节牌坊或许是一个寡居女性最大的功绩,而后来的贞节牌坊成了禁锢女性的枷锁。
可以说,每一处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个活泼泼的生命,至少也埋葬了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
如今贞节牌坊这种东西已经完全成为历史,它们已经成为文物部门保护的对象。
在今天这个开放的社会,我认为一切尊重人的本性和倡导人性往真、善、美方向发展的事情都值得提倡和鼓舞。
当然文化是有惯性的,不排除仍有部分人视其为道德楷模。
至于怎么看待是自己的事,只要不违法,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