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给一个朋友篆刻的经文上写过一个跋,其中有一句话就揭示了读书的终极意义:“遗书以得义,忘义以了心。”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忘掉书中的文字而理解书中的意义,忘掉意义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更深入的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
第一,读书的现实目的: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
第二,读书的层次: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初级:阅读文字;
中级:理解意义;
高级:解决问题。
第三,读书的深层作用:不仅仅要读懂作者在书中讲了什么意思,更要体会言外之意,也就是作者的文字对你的激发和触动,让你获得了什么灵感,有了新的扩展、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新的创造。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讲到了类似的方法:作者提出“主动阅读”的概念,要做到主动阅读,就要在阅读前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读过之后如果能回答出这些问题,才代表真正读懂了。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作者通过这本书回答了什么问题,没有回答什么问题?其实这就是读出“言外之意”的其中一个角度的思考。
第四,读书不能停留在想法层面,更要付诸实践。
读懂了书中告诉你的,又启发你的灵感,就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实中相关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甚至创新,用更优的方法提升效率。这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通过实践和反思,又会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如果把这些理解用文字再表达出来,帮助更多的人去增长知识、解决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高级闭环系统,那么就会有更高层面的提升。
具体到操作层面,可以是这样的步骤,让自己从文字到得义到了心:
阅读-理解,摘录
笔记-读书笔记,读后感
写作-书评(可以多角度多篇)
教人-做视频,向他人介绍书的内容和价值
实践-指导自己的日常言行,反思和深入理解其义
学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