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怕做错你就不做了

这是罗嘉多在简书的第3篇原创文章

春节回家,和平时相比,有大块时间跟着朋友相处。和一直的相处方式一样:少言。觉得是自己对外的口头输出,并不是太擅长。从小大人们对我的评价都是内向安静。

而且自己有一种想法:不断表达自己的人在强制大家关注自己,也是在削减别人表达的机会。

真的是这样吗?

1,少说是因为不敢说

又好像不是,想想哦,自己有时候非常想表达一件事,但是因为怕表达有误,产生歧义,自己会想倒不如下次组织好语言反复推敲后再说吧,所以很多时候自己是退缩着的,不敢前进的。

自己在退缩的时候想着是我先后退一点点,然后积累好准备好再一次性发力跳出。

说服自己往后退之后呢,往往就会觉得这种状态就挺好啊,我干嘛还要费时间费精力去干那么费劲的事情呢?

结果就是,从此一蹶不振,一直窝在后退的状态了。

不交流,还有什么原因呢?

觉得表达沟通的人逻辑不行,胡言乱语,浪费大家时间。自己不想成为那样被自己烦的人,所以索性什么都不干了。“不做,我就不会错了。”这大概是很多人退缩的原因。

综上,我少言有两个原因:

1,我认为,不断表达自己的人在削减别人表达的机会。(这一类朋友其实对于我们这种经常冷场的人来说太重要啦!)

2,我认为,万一表达有误,产生歧义了呢——不说,就不会有说错的风险。

所以少言,于我而言,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不敢说。

基于没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不足。

连犯错的机会都不给自己。

2,接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事实

误以为自己是完美的。而有这种想法的人,是脆弱的。

对可一师父说过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

“为什么脆弱?因为固执。

为什么固执?因为脆弱。”

固执地有错觉:“我是完美的”。所以也会不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有一点不完美的真相要面对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逃避和曲解。

其实想变得更好的,但是看到牛人给大家看到的他们的成长道路是很牛逼的时候,再加上自己初次尝试发现自己逊爆了之后,就会有一种错觉——“我不是那块料,没有天分学这个是很难的。”

然后允许,和说服自己放弃了。

所以终其一生,没有什么成就的人,不是他们不努力,不是他们没有敏锐的洞察力,而是在遇到一点挫折后产生的恐惧中不断地杀死自己的进取心。然后得出“我运气不好”,“我天份不高”等的结论来自怜自艾。

做好一件事哪有那么容易啊。学习这件事,总是会有看起来看懂了不难,学起来被修理得狼狈不堪的情况。我大学时上VisualBasic的课,每次去到机房我就开始焦虑,非常抗拒。

原因很简单——当初的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这种管理系的文科生要学编程,学了有什么用?就是一个“学了有什么用”的问号,导致在一个学期里面的学习态度非常不好,每次上课都如坐针毡,坐立不安,充满了抗拒。最后导致痛苦地挂科了。

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有一段话:

后来发现这是个“死结”,为什么呢?

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

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的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

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当时的我就是在这个死结里面循环的。

3,认清自己才能给自己下套

毕业两年,渐渐发现要是能够学会编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会打开另一个世界,能用不一样的角度解决问题。所以慢慢让自己改观。

为什么是慢慢?

因为我认识的自己,是一个不能太快接受一件事情的人,要是能够太快接受,就会有很大可能会太快放弃。所以只能自己一点点催眠自己。

告诉自己学习技能的门槛,只是在于自己的心态。

告诉自己文科生也能很有逻辑,也能把理性思维的内容学好。

告诉自己编程并没有身边的人讲的那么难。

告诉自己的这些内容,都是因为之前有过关于这些内容的不同说法,并且自己相信了。改变观念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对我自己来说,只能长时间慢慢催眠自己,把比较固定的想法慢慢拆掉。

而真正下载了Python,前几天开始试着运行的时候,红字的错误提醒是那么触目惊心。。。不断地怀疑,尝试放弃又不断打鸡血安慰自己。

身边的人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我要学编程的。他们也没有必要理解我为什么要学。干一件事情老渴望从自己以外的地方得到动力,那会多么被动且不稳定。

其实我之前是个不折不扣的“表现型选手”,做好事情是为了给别人看。现在我正在改变这个性质的努力上。

内心不断燃烧的内核才是持续的动力。

我知道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的时候,我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的时候,就像是给未来某某下了承诺,反悔放弃会比硬着头皮做下去难。所以一旦你开始准备做一件事,给这件事情赋予更强更大的意义,更具体的步骤,那在这其中会发生的错误啊挫折啊意外啊,都不能改变一直前进的脚步呀。

因为知道这些都只是过程,不是终点呢!

我怕做错,也知道肯定在未来会遇见很多犯错的自己。宽容犯错,是总结经验的上一步呢!

加油哦!

这又是一篇自我催眠的文章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上三篇:大脑只能用已知解释已知:元学习课后总结上二篇:我丑!?那又怎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胡天马 指导老师:刘艳 袁浩 郑鹏 绘图说明 心:小学课文《拉萨古城》用一本书和寺庙上挂经幡来扣主题 线:主...
    鱼乐7887阅读 325评论 0 0
  • 我是先看的《沟通圣经》。作为一个给大学生上职场沟通课的老师,我觉得《沟通圣经》已经涵盖了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沟通方式和...
    花梨月阅读 722评论 0 1
  • 关于设置hive初始文件的默认值 设置hive一些默认的值,在$HIVE_HOME主目录下修改.hiverc文件,...
    485b1aca799e阅读 5,401评论 0 0
  • 根据爸爸的痛风症状整理出了各种食疗和禁忌及注意事项: 痛风食疗: 严禁:任何海鲜、动物内脏、高嘌呤动物肉类、任何酒...
    倔强的鱼清姐姐阅读 2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