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课程中,有个学员提问: 如何才能走出原生家庭的伤痛?
这是一个很大的议题,不是一句二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按照咨询师的工作思路,也不会直接给出答案—从我第一天入行那天起,老师一再强调的就是“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原因很简单:心理咨询是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协助求助者自己恢复造血功能,而不是直接输血。输血会有依赖,而造血才会逐步恢复身体的正常机能。
人人都有古道热肠的情怀,更有好为人师的趋向甚至是拯救人于水火的“上帝情结”,只是程度不同。这决定了我们总是习惯于主动出手相助而根本不考虑求助者的深层需求和求助的目的。
我知道这个学员在原生家庭中有过很多创伤性的体验,也一直在学习成长,试图通过提问来让她换个角度思考—
问:你想你的孩子也和你一样吗?
答:肯定不会啊
问:那你怎么做到的?
答:我不断的学习,尽量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爱他,遇事和他商量。。。
问:现在你还觉得自己对原生家庭的问题没有觉察和改变吗?
答:我明白了。。。
如果按照有问必答的模式,咨询师回答问题就要累死了,累死也帮不了求助者!变答为问,一方面促进求助者的自我反思,寻找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另一方面要看到在很多求助者表面“问题”的背后,(question)还有深层次的“问题”(problem)。当咨询师真的被question所迷惑,急于给出答案时,恰恰忽略了真正的problem! 那才是造成求助者问题的根源。看不到那个根源,和求助者的工作就会在表面问题上打转,直到有一天求助者脱落,也许还不知道原因。
当然此后会和这样的求助者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咨询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包括咨询的记录也要有始有终。“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案例记录越详尽,(包括咨询师本人对咨询的反思和总结),日后越会提供整个案例清晰的脉络,更好的帮到求助者。这些记录包括对问题的评估诊断,严重程度,解决方案,实施情况,效果反馈等。
很多求助者会认为咨询师这里有灵丹妙药,几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咨询师会摊开手告诉你真的没有。
咨询谈话的方向不是直线型的,而是游走的。它贯穿了求助者的成长轨迹,咨询师像镜子一样让求助者看到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人际关系。。。有时候在咨询室内觉得问题解决了,回到现实中感觉问题依然存在,有时候觉得症状减轻了,一有新的问题出现症状又加重了。。。此时咨询师对自己要有信心,也要帮助求助者树立信心。咨询经验表明:越是反复甚至倒退的时候,就越是要突破的时候,所谓黎明前的黑暗,这个节点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咨询是急不得的,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静待花开。它有自己的设置。根据我的经验(动力学取向),一般在十次左右的连续咨询中,求助者会有一个阶段性的领悟和变化。心理咨询帮不了所有的人,只能帮助“具有心理学头脑”的人。关于咨询的收费和疗程设置,一般会放在正式的访谈前告知求助者。咨询师在求助者的心理埋下一颗种子,但不会马上长成参天大树。了解了这是一个过程,会减少求助者对咨询不合理的期待,愿意为改变去主动做点什么而不是被动的等待。
同时筛选工作对象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并不是所有的来访者都是求助者。所谓求助者要满足几个条件:意识到自身存在心理问题,愿意通过咨询做出改变,愿意付费和付出时间精力。
经常遇到的就是关于孩子的咨询。家长付费了,也把孩子带来了,结果孩子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认为家长有病,更加反感。这样的来访者就不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不要试图帮助家长去说服孩子,让他相信自己有病,这样的思维注定是无效和非专业的—“用来访者的思维去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一定是无效的”。
结果是孩子的爸爸接受了咨询(来访者转化为求助者)。咨询过程中,他越来越感悟到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和家庭关系的错位,夫妻关系没有经营好有关联。此后他和妻子一直坚持咨询,我没有再见到孩子,通过反馈,知道孩子的问题慢慢解决了,家庭系统恢复了平衡。试想如果当初搞错了咨询对象又会怎样呢?
心理和道理是不同的。求助者不是不懂道理,恰恰是懂得太多又做不到而产生了心理冲突。心理咨询不是讲道理,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冲突。
这是什么问题?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你为这个问题做了哪些努力?
你认为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够好的是哪里?
你觉得最困难的是哪里?
我能帮你什么?
。。。
很多问题求助者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答案,更不接受不确定性。逃避,无法面对是问题解决不了的鸿沟。接受不了世界每天都在变化,人也是变化的,希望获得永远不变的承诺来安放自己的脆弱。。。
咨询师要做的,就是筛选出匹配的求助者,在陪伴求助者的过程中,一手道理(心理教育)+一手心理(专业度)=合理(合理的自我认识,合理的自我期待,解构问题,重塑人格),看到求助者,欣赏求助者,守护她,信任她,协助她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盛开的季节。
这条路不易,因为成长本就伴随着挫折和痛苦。
助人自助,是一个咨询师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