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个部门推荐过来的简历,发现背景经历都挺合适的,就是每段工作之间都有一段空窗期,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一两年。
我问应聘者,每段空窗期的原因是什么?
对方说是因为家庭原因,也有个人规划问题,总之就不讲具体的原因。
后来我跟部门说,这样的人稳定性不太强。我们招他后,难免后期还会因为同样的主观原因离职。
这个事情让我想到,为什么很多公司很在意员工的空窗期?
倒不是说不能休息,不能跳槽,而是很多人对于空窗期的解释模棱两可,给HR留下了不确定的隐患。
虽然面试讲求真诚信用,但切忌不要心直口快,在对方没有漏出底牌的情况下,贸贸然说出了自身真实的感受,给自己挖了坑。
那么应该如何合理地包装空窗期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空窗期的时间来“编”说辞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去年11月经历了裁员,在家待了2个多月。
后面我在面试的时候,也有很多公司问我,离职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个月后再找工作?
其实我当时是因为组织架构调整,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我不愿意调岗,所以就拿了赔偿离职。
可以说是主动辞职,也可以说是被裁员。后来之所以空了2个月时间,是因为确实觉得上班累了,同时又开始做自媒体,所以我想多休息一段时间。
当然我在面试的时候不能这么直白的说,否则,面试官也多半觉得我不稳定,不踏实。
所以我当时给的理由是:
“因为不接受调岗后,重新梳理了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2个月的时间,整理自己的心态,好好准备简历,又学习了一些新的技能,才开始正式找工作。”
这么说的好处是,让面试官知道,你并非是主观原因想休息,而且也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调整心态,提高技能,再慎重地求职。
所以这次来面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反而能提高面试官对你稳定性的判断。
这种回复,一般针对1-3个月空窗期比较管用。那么如果时间再久一点,应该如何回复呢?
假设你空窗半年以上,甚至一年,总不能还是说在梳理和调整过程中吧。
如果是这种情况下,我会建议你选择客观的理由。
例如,照顾家里的老人,搬家需要装修等。说完后不忘再加一句,这些原因目前已经不存在了,自己可以全身心回归职场,让面试官不要有后顾之忧。
同时,不要忘了表现自己没有脱离职场,一直在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或做兼职,为后续回归职场做好准备。
如果空窗期已经超过1年了,可以说自己在准备考研考公等,但没有考上,后续也不会继续去考试了。或者说自己参加了什么培训项目等。
最好不要说自己去创业之类的,因为很多公司都很忌讳员工做着做着就去创业,仿佛上班就是为了后续创业做准备,不能好好工作。(虽然确实是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但不能暴露出来)。
总之有空窗期不可怕,关键怎么呈现。但还是友情提醒,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要随便空窗太久,毕竟很难要求公司站在你的角度去想问题。
2.根据空窗期的原因来“编”说辞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空窗期的原因不外乎2种:主观上不想找工作,客观上找不到工作。
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空窗期的理由来编一套说辞。
例如,我曾经面试一个IT工程师,他的简历里有一段为期4个月的空窗期,而我当时知道他上家单位的离职原因是被裁员。
他要的薪资很高,已经高出行业平均值,所以我可以推断出他这次的空窗期大概是因为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工作。
我当然没有去拆穿他,因为我也很好奇他会怎么去解释。
结果他是这么说的:
“离职后我花了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中途我也参加过一些面试,也拿到过offer,但都与我个人的目标行业、岗位不匹配,所以最终都没去。
这次选择来贵公司面试,是因为我觉得我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目标都与岗位很匹配,这让我觉得很兴奋。我也非常希望能加入进来,与公司共同成长。”
当时听完他的回复,很多面试官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他这个回复巧妙的地方在于,没有把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归结于自身能力不足或者心态过高,而是从客观职业发展规划上去着手。
从放弃offer到对公司的了解,从而反映出自己是有选择地找工作,而不仅仅是被动地被选择。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适,或者家人生病,家庭变故的原因,导致长期不能工作。这时候你可以说:
“之前家人身体病重需要照顾,频繁跟公司请假也不合适,耽误公司业务的推进。因为考虑到凡事以家人为重,所以我选择先不工作来照顾家人。现在家人身体好了,我也可以重返职场,全身心工作。”
这种回复好在,属于比较人性化的解释,很容易得到面试官的共鸣和认可,会认为你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从而提升对你的印象分。
类似的回复还有很多,篇幅原因就不在这一一举例了。
以上快收起来,拿去堵住HR的嘴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