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更常见的人际观是封闭型人际观。
持这种人际观的人,既回避竞争也回避合作,认为每个人只要独善其身就行了。这种封闭型人际观,是一种很普遍的人际观。他们通常不擅长交际,不喜欢加入团体,在集体中的存在感比较低。
我曾经也是这种封闭型人际观的拥护者。不同于零和思维的人:我从小怕和别人抢东西,很少主动投入竞争角逐。也不同于共赢思维的人:我和别人打交道的兴趣也比较寡淡,我很少主动向别人示好,总在被动地等待,好像主动示好是一件多丢人的事似的。直到我遇到一个人。
大学我学的是新闻学,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哲学院的女生,因为我们都极度热爱阅读,所以共同语言特别多。原本有一个能进行深度交流的朋友,我就已经很满意了。但她做的却远远不止这些,除了和我分享她的观点,她还热心地介绍我认识她的其他朋友,带我去她发现的藏书量很大的冷门旧书店,每次讨论中碰到我不熟悉领域的知识,她会给我推荐相关的书目以及作家。她主动友好得让人惊讶!
她让我明白,其实存在更好的方式,去处理我们与别人的关系。
反观当时我所在的宿舍,七人间的宿舍大部分人都是封闭型的人际观,没有参加社团,除了室友,走得近的同学也比较少。短期内,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时间长了,差距就拉开了。要知道,大学的学习不同于小初高的应试教育,小初高时期,大家成绩有好有坏,但都是集体同步学习,所以大家的学习进度和方向是齐步走的,而大学里更多的是自主学习和实践,上课很少全员出勤是普遍现象,即使在同一个班级里面,每个学生的知识体系、努力方向、成长速度都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封闭式的人际观在填鸭式应试教育里可以行得通,在半放养式的大学教育里局限性就暴露无遗了。
在大学里,跟着老师的课堂节奏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优秀的学长学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活路径和未来可能;组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团队能力,还可以在备赛中快速成长;按兴趣去参加社团,除了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学习之外做点有意思的事,还可以提前进行职场演练,社团成员的新陈代谢,其实和职场一样,都是老带新,先在前辈的指导下成长,又变成前辈去指导别人,表现优异者被提拔为管理者;这些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所学不到的。
最糟糕的是,圈子封闭会造成信息滞后,信息滞后造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举个小例子,微博、微信在校园的流行,就是从最活跃的群体中开始的,部分人已经变成了微博小V、微信公众号创始人,甚至开始变现,圈子封闭的人可能才刚刚注册为用户。
打开自己的圈子,把自己放到团体中去,是基于共赢的人际观。
共赢思维,不是去算计谁能为我做什么,以及如何让我的每一次付出都有回报,而是清醒地接受:人是社会动物,我们不可能离开他人而存在。一个人如果想成功,他就要明白自己不可能单枪匹马成功,他一定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成功。
共赢是一种更理性、更成熟、更有智慧的思维模式,更友好、更宽容地接纳他人。
它与零和思维比,多了远见和豁达心态;和独善其身的封闭式人际观比,又多了通达和务实。但扭转思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早明白这些道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