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Trying no to try
https://www.amazon.co.jp/Trying-Not-Try-Science-Spontaneity/dp/0770437613
什麼是無為
有意識的行為是冷認知能力
自然的行為是熱認知能力
無為是將一個複雜的技能或是想法能夠自然流露出來
不特別展現
也就是以熱認知能力主導自己現在的行為
卻能使周圍的人感受到你的不同
因為你的一擧一動能讓人服
進而散發出德
像是孔子待人之道
禮俗不多也不少
使人覺得他是個天生的君子
使人服他
讓人覺得他是有品德的君子
個人覺得無為是一個思想、行為合一
自然流露且符合社會期待感的狀態
心流與無為
心流是人進入一種忘記時間 忘記注意力的狀態
全心投入在目前的事情上
兩者的差別是事情的複雜度以及挑戰性
當透過心流狀態完成事情後有滿足感
那就是無為
心流的狀態對我而言
在寫程式跟運動都有達到過這個境界
但事情的複雜度以及挑戰性感覺見人見志
自己覺得複雜度很高
所以應該是有到達無為的境界
宗教與無為
所有宗教最終都是為了追求無為
以下分成四個不同的想法
1. 孔子的儒家以外在禮的制約鍛鍊內在
透過不斷約束學習內化成肌肉記憶
最終會達到無為
但問題是
為了成為其他人認為的君子
而讓自己勉強做到禮
而不是像無為的境界般自然
不就是強迫這人成為偽君子嗎
2. 老子則主張初心
兩個熱認知
好的是肚子的
也就是填飽肚子的才是好的
不好的是眼睛的
人的慾望是因為不需要的慾望造成
眼睛看到的都是五光十色
所以要回歸原始
滿足吃得飽的狀態
沒有外在誘惑下
就能達到無為
但強分這兩個熱認知的前提就是無道理可循
誰能說眼睛看到的就是不好的呢?
3. 孟子主張人本身就有好的熱認知的幼苗
只是需要讓他長大
就像是花園有雜草以及花
我們要引導花開
讓雜草逐漸枯萎
但也有問題是
人如果都有好壞的熱認知
為什麼總是壞的習慣主導自己最終的行為及思想呢?
4. 莊子主張不去想熱認知
不判斷好壞
一切行為跟著自己的感覺
自己本身的熱認知會找到適合的方式
作法是忘記
1.正常狀態 能聽見外面的聲音 聽到別人對自己的價值
2.聽不見外面的聲音 只聽到自己內心對事物判斷的好壞
3.忘記自己 忘卻所有冷認知 只聽從熱認知的自然判斷
問題是
如果不預先判斷好壞
怎麼知道冷認知就不如熱認知的判斷呢?
所以每個學派都各有優缺點
而在使用這四個學派時
以使用的時機以及用途做區別
學習技能的初期 孔子
具體做事 老子
培養藝術及品味 孟子
面對壓力巨大及重要的工作 莊子
學到以不同的想法解決不同狀況下的問題
不要只有同樣的一條路走到底
要學會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