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起,藜蒿就很喜欢看电视,可是藜蒿家有不起。在还住村子里的时候,她就常常去邻居家、同学家看,瘾还特别大,每看一部连续剧,就非得每一集都跟着看下去,直到看剧终,又重新追一部。
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生活水平还远不像现在的好,能家家有大电视,手机什么的,家里各种电器满天飞。那时候一个村子里能有电视机的没几家,还大都是黑白的小电视,二十寸左右那种。能有得起彩色电视和电话机的都是村里比较有钱的少数几家人。
住在藜蒿隔壁的一个人家姓李, 藜蒿称呼男女主人为舅舅、舅妈。其实在这个村子里,藜蒿的上一辈藜蒿好像都是喊舅舅、舅妈,再上一辈就是阿公,阿婆,因为这里算是妈妈的娘家地,所以藜蒿都得这么叫。藜蒿和妈妈,晚上经常会去这个李舅妈家看电视剧。她家的电视是黑白的,有时候会在外面套上一层彩色纸片,让看到的图像是彩色的,但其实那都只是固定的位置是固定的颜色,并不是真的彩色转换。
才刚是小学生的藜蒿,看起大人的电视剧来还都能看懂,并且把剧情分析的头头是道,那个李舅妈家的人都直夸藜蒿是真聪明,长大肯定有出息。
街天藜蒿跟妈妈去赶集的时候,经常在哪家商店门口听到熟悉的电视剧的声音,目光就会被吸引过去,然后驻足在门口一直看到放完、或者人家不给看了关电视才舍得离开。
那些年藜蒿看过的电视剧如白眉大侠、甘十九妹、雪山飞狐、雪娘、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梅花三弄、还珠格格等等,什么类型的片子都有,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还记得放白眉大侠、甘十九妹的时候,每天下午学校一放学,藜蒿就和同学们疯一样的一起往家跑,就为了赶着去看电视。藜蒿还很喜欢唱歌,看完了电视剧,她就会和几个同学一起下来认真学唱电视里的歌曲,歌词都是一句一句照着电视抄下来的,几乎那时候的电视主题曲最后她都能唱个遍。
像“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招是什么样的招?天地阴阳招!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人,是什么样的人,美女爱英雄!”至今还记忆犹新。
看新白娘子传奇的时候,藜蒿可太喜欢里面一言不合就开唱的感觉了,她想,也许有人家生活日常就是这样的呢,她也很喜欢许仙的打扮,还想着以后如果自己结婚了,也想让官人打扮成那样,然后也可以边说边唱,嘻嘻。
藜蒿家里虽然穷,但她却也很喜欢打扮,很会自己编各种漂亮的辫子,那些看过的古装电视剧里公主、侠女的发型,她都能自己学着给自己编个七分像,然后感觉美美的出去,可开心了。
后来藜蒿和妈妈搬到小学学校住的时候,学校放暑假了,整个学校空荡荡的,除了娘俩一个人都没有,没伙伴陪藜蒿玩,很是无聊。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叫欢欢,学习成绩很不错,长得也很漂亮,皮肤白里透红,是当时藜蒿班上的班花。欢欢性格很好,和藜蒿也是好朋友,住在离她们学校走路半个小时的村子,藜蒿就天天跑去她们家看电视。
那时候的电视剧,还不像现在这样可以自己在网络上看,只要更新完了,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看哪集看哪集,一次想看多少看多少。而是只能跟着电视台播放的时间点和内容来看。一般下午播放的大概一天会放两集、四集、六级不等,晚上黄金档播放的就只是两集或一集。
所以藜蒿就几乎整个假期每天都去,只要欢欢在家。有时候藜蒿会偷用学校办公室的电话先问一下,有时候就直接过去她家。她自己走路过去,如果欢欢不在家再自己折回学校。
藜蒿不好意思说每天就是想去看电视,就来来回回循环用着几个借口:今天我们一起做作业,今天我们一起画画,今天我们一起学唱歌,今天我们一起做手工等等,反正去了都会一起看电视,呵呵~。可说的多了,自己也还是觉得心虚、不好意思,也会强忍住几天不去。偶尔藜蒿也会在欢欢家吃晚饭,大部分时候还是差不多时间就赶紧跑了,或是说藜蒿吃过了,不饿什么的,她不好意思经常蹭饭。
电视让藜蒿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历史,像玄武门事变就是从唐太宗李世民电视剧里看的,武则天也是从刘晓庆的一代女皇武则天里认识的。像其它的婚姻、爱情、生活更多的启蒙也都是来自于电视剧。还有的直接改变了她的性格,主要还是琼瑶剧一类,像还珠格格里的紫薇的善良,对身边所有人的包容和慈悲,就让藜蒿逐渐收起了自己满身的刺,去掉了跟妈妈一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的思想,开始变得始终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旁人。
琼瑶剧里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也在藜蒿心里深深种植了爱一个人,就要不管遭遇多少艰难险阻,承受多少伤害,都要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毒,这也为藜蒿后来的爱情路埋下了艰难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