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四,我想和你聊些有趣的话题,就是历史上到底存在过什么样的银行模式。
历史上,银行有很多很多种模式,寺庙是银行,旅馆是银行,布庄是银行,甚至药铺都是银行。
一、药铺银行
我母亲的祖家就是当地一家垄断性的药铺,百年老店,信誉特别好,资金实力也雄厚。据说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他们家药铺开出的票据是被当作货币在当时的县城里面流通的。有货币流通,这个药铺自然也会帮人代办一些抵押、借贷的业务。发行货币,办理存贷汇的业务,这不就是标准的银行业务吗?
这一点也不奇怪。你想想看,在“乡土中国”,什么地方最重要?——药铺。因为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地方。所以你去看,历史上开大药铺的都是当地著名的乡绅,财力要非常过硬,信誉也要特别地好,这就和银行做信用的生意恰好是一脉相承。
实际上咱们国家在唐朝的时候,就有把药铺当银行使的历史,著名的笔记小说《太平广记》,里面就有不少这种故事:实力雄厚的大药铺帮人保管财务,不仅接受存款,还发放贷款,然后凭“帖子”取钱,跟现在的银行凭证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二、寺庙银行
除了药铺以外,在历史上寺庙也是银行,而且这一点上,在中国和外国都是一样的。比如说中国南北朝时期,皇帝们都笃信佛法,寺庙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寺庙就开始寻思,要做点放贷的生意。再加上寺庙本来就是皇权支持下的宗教团体,除了资产雄厚以外,很多大庙还有为数众多的分支机构。所以,它比私人的信用机构就更加便利,风险也更小,很容易就衍生出储蓄银行的功能。很多富人、地主都愿意委托寺庙来放贷,普通的民众也愿意到寺庙里面来抵押、借款,寺庙就形成了一个信用网络。
到了南北朝后期,寺庙里就成立了正式的机构来进行这种信贷业务,叫“寺库”。宋朝以后,这种寺庙银行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因为放款的本钱不会消失,还能长出新钱,所以叫“长生钱”。寺库也慢慢地改名成了“长生库”,经营金融业务的范畴也越来越大。
可惜的是,随着元朝打压汉传佛教,明清又尊崇儒家,佛教的势力在我们国家就日渐地衰落,所以这种寺庙银行也就跟着慢慢地衰落下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寺庙银行根本就不是中国特色,西方出现这种庙宇银行的时间比我们更早。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雅典娜神庙就充当着现在中央银行和国库的角色。你可能知道有一场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在这场战争之前,雅典娜神庙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储藏室,里面存储着几千万枚的硬币,那都是雅典的储备货币。而且,围绕着雅典的神庙附近,摆着很多银行业务的摊位和桌子。不久前,考古学家们就发现了很多希腊人留下的石板桌,上面有刻度数字,还有计算用的线条,和中国古代的算盘很像。古希腊的银行家们就坐在这种有计算功能的桌子后面,开展信用和从事放贷业务。在希腊语中,银行被称为 Trapeza,就是桌子的意思。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寺庙会成为银行呢?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第一,寺庙是公共场所,人流量大,它就特别容易形成资金的流通、集聚和交易。第二,因为信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古人都相信,头上三尺有神明。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神和宗教,在这里是一种威慑,对信用就起着支持和背书的作用了。
三、驻京办、客栈、布庄银行
除了刚才说的药铺和寺庙以外,商业流通中也特别容易产生银行业务。
在我们前面的课程里已经讲过了,欧洲的现代银行业就是正式起源于地中海的贸易,替商人办理汇兑票据、融资的业务。在唐朝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雏形。唐朝的时候商旅特别发达,首都长安比现在的纽约还要牛,是妥妥的第一大国际都市,人流量巨大,资金流巨大。这时候,长安城里的“商业银行业务”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比如说各地的驻京办就有银行的功能。就跟今天一样,当时各个地方政府都要派驻人员在长安,所以他们来往很频繁。而那个时候,都是以金属货币为主,路上运钱不安全也不方便,商人和官员们就创造了“飞钱”,就是飞来飞去的钱。这些驻京办联合当地的富商和大户制作凭证,然后带着这个凭证就可以回乡取钱,所以这完全是银行汇兑业务的雏形。
除了驻京办以外,旅馆和客栈也有银行业务。当时,旅馆和客栈为了方便顾客,最开始的时候是放一些柜子,替人保管财物,后来这种柜子的业务就越做越大,然后在长安的西市就形成了存钱、取钱一条龙的柜坊业务。这和我们现在的银行营业厅加 ATM 机的业务,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大布庄也是替人保管财物,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布庄其实天生是有钱庄银行的基因的。你可能知道,我们国家古代的布帛是最常见的货币。唐朝的时候,把布帛当作货币使用,更加频繁,因为那时候是实行“钱帛平行本位”制度,规定“绢值与钱值并重”,也就是说布匹和钱是一样的价值。比如我们中学课本里有一首诗叫《卖炭翁》,里面就写着“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说的也就是布匹当钱币使用的这么一个现象。所以布庄当银行使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所以有时候,我们被灌输的历史知识,其实充满了谬误,比如在很多的教科书里面,你可能会看到,欧洲的银行起源于金匠,中国的银行起源于当铺,其实不对。银行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当我们人类产生了私有财产之后,借贷的行为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银行作为这种信用活动的中介,也就开始了它的演化历史。
从历史上看,寺庙也好,旅馆也好,药铺也好,其实我们会发现几条共同的线索。第一,人多的地方,也就是资金流通多的地方,就容易产生借贷融资的信用行为。第二,早期的银行大多是在本地起家的,因为银行做的是信用生意,需要时间的累积。第三,人际交往互动很多的场所更容易产生信用网络,也就更容易产生银行的业务。
再看看现代的银行业,最大的不同是庞大的分支机构突破了本地的限制,但是其实至今很多的本地小银行,像我们前面课程讲到的农商行仍然是以当地业务为主。所以,从寺庙到现代的银行,其实银行的发展没有离开过这几条基本的原则。
今日概要:
划重点
在这些机构的发展过程中间,银行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一,人流量要大,因为只有人流量大,才能形成资金的聚集和交易,产生信用行为;
第二,在本地起家的银行,因为时间累积的关系,容易做成信用的生意;
第三,就是人际交互多的场所更容易产生信用网络。这其实就解释了银行业务的根本特征,人的交互产生信用关系和网络,银行就是做这种信用